新華社電(記者羅宇凡 朱基釵)中央紀委網站11日發布數據,2016年上半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處分省部級干部41人,廳局級干部1100余人。
中央紀委網站通報顯示,2016年1—6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接受信訪舉報120.5萬件(次),處置問題線索30.1萬件,談話函詢4.2萬件(次),立案19.3萬件,處分16.3萬人(其中黨紀處分13.4萬人)。處分省部級干部41人,廳局級干部1100余人,縣處級干部7300余人,鄉科級干部2.6萬人,一般干部3.2萬人,農村、企業等其他人員9.6萬人。
據了解,2015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加大紀律審查力度。全國共立案33萬件,處分33.6萬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1.4萬人。涉嫌違紀的中管干部已結案處理和正在立案審查的90人,其中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42人。無論是給予黨紀政紀處分人數還是審查中管干部人數均為改革開放歷年來的最高值。
與之相比,2014年,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違規違紀問題5.3萬起,處理黨員干部7.1萬人,其中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3萬人。
此次通報數據中值得注意的是,談話函詢成為問題線索處置的重要方式,共計4.2萬件(次)。這是中央紀委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今年以來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第一種形態的重要體現,即通過談話函詢的方式來咬耳扯袖、紅臉出汗,達到抓早抓小、治病救人的目的。
追問
41名被處分的省部級干部都是誰?
41名被處分的省部級干部都是誰?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中央紀委官網并未公布完整名單。
中央紀委官網信息顯示,2016年1—6月,共有16名省部級干部接受組織調查。這一數據基本與去年持平。截至2015年6月底,共有15名省部級干部接受組織調查。中央紀委發布的2015年全年反腐成績單顯示,2015年接受組織調查的省部級干部共計37人。2014年為38人。兩年數量大體相當。
不過,中央紀委也指出,2015年全年,接受組織調查的省部級干部,并不只有在中央紀委網站“搶頭條”的37人。還有一些中管干部因其違紀程度不同,分別受到警告、嚴重警告等紀律處分。
2016年也是如此。今年2月4日,中央紀委就通報了兩名省部級干部被處分的消息。當日,四川省原省長魏宏,湖北原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賀家鐵同日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處分。
據北青報記者梳理,今年上半年接受組織調查的16名省部級干部中,除國家開發銀行原監事長姚中民、江蘇省原副省長李云峰、廣東省珠海市委原書記李嘉、中化集團公司原總經理蔡希、國家統計局原局長王保安均已受到處分。受到處分的11人中,有10人被“雙開”,僅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賴德榮被開除黨籍、行政撤職,降級為科員。
延伸
中央紀委上半年談話函詢中管干部507件次
中央紀委案件監督管理室副局級紀律檢查員、監察專員張均玉近日在接受中央紀委官網采訪時介紹:2016年1—6月,中央紀委處置反映中管干部問題線索中,談話函詢507件次;全國紀檢監察機關談話函詢42341件次,“體現出全面從嚴治黨真正嚴起來了”。
張均玉表示,談話函詢是從嚴治黨的常態,是紀檢監察機關踐行第一種形態的重要抓手。通過強化日常管理和監督,從小處抓起、從日常抓起,發現錯誤苗頭,及時談話函詢,使黨員、干部不犯或少犯錯誤,特別是不犯嚴重錯誤,體現的是黨組織對黨員、干部真正的關心和最大的愛護。
此前7月24日,中央紀委官網在《全面從嚴治黨必須用好第一種形態》中透露,中央紀委把握運用“四種形態”,一方面保持執紀審查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另一方面把更多精力放到第一種形態上。過去許多反映籠統的問題線索被擱置暫存,現在要本著對同志高度負責的態度,及時約談本人,要求其寫出情況說明。
文中透露,對黨的高級領導干部,有的是中央紀委領導直接去談,有的是委托省委書記談,有的是中央紀委副書記陪同省委書記談,談話的同時還要請本人對反映的問題作出說明,體現黨內監督的嚴肅性。
另外,談話函詢之前和之后都要履行嚴格的審批手續,函詢結果要由本單位黨委書記簽字上交,并納入本人廉政檔案,有的還要在民主生活會上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對反映不實的予以澄清,對如實說明且反映問題并不嚴重的給予了結,讓同志放下包袱。對與組織掌握的情況不一致的,要進一步核實,對不如實說明、欺騙組織的要嚴肅處理。
?
?
相關鏈接:
違規接受房地產老板宴請 五指山3名干部被黨紀處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