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改過年齡的隊員隨著越來越嚴格的制度都不得不更改回真實年齡
8月8日,中國足協當天發出10張罰單,涉及9名俱樂部官員和運動員,包括中超俱樂部和“貝貝杯”青少年比賽,其中在U12賽場上竟然出現了運動員辱罵裁判的情況,足見基層足球教練員對運動員的約束乏力,而對上海上港李圣龍和天津泰達趙崇冉的年齡造假處罰,由于現在公安系統內部更加嚴格規范,原來更改過年齡的隊員都不得不更改回真實年齡,為此很多年齡曾造假的年輕隊員都主動“自首”,一來可以減輕處罰,二來可以恢復原來的真實身份,中國足球的治理也應該是系統的,而不僅僅是在職業足球范疇。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3年以來,近20名年輕球員因存在身份或年齡造假被足協禁賽,包括孫世林、陳志釗、譚龍等。在8月8日發出的罰單中,有兩張格外引人矚目,足協對上海上港俱樂部球員李圣龍和天津泰達球員趙崇冉都進行了處罰,其中效力于上海上港的李圣龍出生于1993年1月27日,今年是23歲。李圣龍2013年9月在與魯能的中超聯賽中完成處子秀,但大部分時候在上港只是替補,上場比賽的機會并不多。李圣龍是目前中超預備隊的射手王。中國足協經過對各俱樂部的球員身份核查后發現李圣龍的年齡和身份存在造假,最終宣布了對上港的李圣龍的處罰決定,文件中明確“經中國足協紀律委員會對相關單位及球員進行核查與認定,上海上港集團足球俱樂部運動員李圣龍存在年齡、身份的造假行為。”李圣龍因此被禁止參加2016年中國足協舉辦的比賽六個月,停賽期從2016年7月12日到2017年1月11日。
同時被停賽四個月的還有天津泰達的趙崇冉。據悉,李圣龍和趙崇冉都不是被舉報而引出年齡有問題,而是他們主動提交注冊材料,算是有“自首”情節。而申請處罰,今后或許會成為越來越多職業球員恢復身份的最佳途徑。這一方面是基于公安系統越來越嚴格的身份審驗,另一方面是俱樂部辦理護照才能應付越來越多的海外拉練或是征戰亞冠等比賽。
過去更改年齡在全國各地并不難,但是隨著公安系統管理逐漸加強,特別是“房叔”“房姐”等事件頻發,身份和戶籍管理被重點治理,現在只要亂發亂改身份或者戶籍證明,涉及到的公安人員一律“脫警服”下課。
過去,很多球員在少年時期,有的是為了自己的職業前途,有的是為了省市參加全運會、城運會,更改年齡成為家常便飯,有的是冒名頂替,有的是弄虛作假,有的是辦理假證,造成成年后很多隊員都不是“本人”身份。現在公安機關管理嚴格后,那些虛假身份已經無法辦理護照、簽證等,給球員造成了不便,原來的“假身份”已經辦不出來任何簽證,而且球員成年后,已經失去了“以大打小”的優勢,因此“洗白身份”成為球員進入一線隊后首要的事情。
因此,近年來有不少更改身份或是更改年齡的年輕球員主動向足協坦白自己的行為,最重要的是能夠還原身份,而且因為有“自首”情節能夠得到從輕處理,過去有球員被舉報會被足協處罰停賽一年,現在如果有主動承認的行為,按照紀律處罰辦法一般會減輕處理,只是禁賽半年左右,在這樣的背景和“政策”之下,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球員向足協主動申請“處罰”,為今后進入一線隊做準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