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眾不了解奧運跑者的偉大
從2001年起擔任波馬賽事總監的戴夫·麥吉利夫雷是個不折不扣的跑者。幾年前,他和一位空姐進行了一段簡短的對話,這表明,公眾可能意識不到奧運會上的跑者有多么了不起。
在戴夫的回憶里,那個空姐問他是干嘛的?他開玩笑地告訴她,自己是個跑者,以跑步為生。她問:“你跑什么?”“我就是跑步而已。”他用嚴肅的口氣說,“你知道,跑步。我以盡可能快的速度雙腳交替前進。就像散步一樣,只是除了要加快些速度。”
“你是說你真的用跑步賺錢嗎?”她驚訝地問他。“是的,不就是個騙人的玩意兒嗎?我所要做的全部就是每天跑10-20英里(約16.1-32.2km),全年都跑,有時在-12℃,有時在32℃。每年我會在全世界跑大約30場比賽,以便養活我自己和家人,付診費,買演講服裝,寫書和博客,并為這些設法保證不受傷。而且我不得不假裝自己像葡萄酒一樣越陳越香。”
“你應該去嘗試參加奧運會。”在準備降落時,她建議道。
去嘗試參加奧運會?在戴夫看來,她所說的,就像是去參加一場低級別的聯賽那么簡單。
這是個例子,它能表明有些人完全低估了成為奧運選手所要付出的,以及這些人究竟是群怎樣的運動員。戴夫說:“曾經當你告訴別人要去跑波馬時,他們可能會問‘你認為你能贏嗎?’當然我能贏——如果前2000名選手掉進水溝里的話。”
比賽結束,有人會問你比得怎么樣。你可以會跑出你最好的比賽,跑出個人最好成績,擊敗你從未想過回贏的跑者,并興奮的告訴別人你在25000名跑者中得了第750名。但他們可能會問:“哦,怎么了?我看到你每天都在訓練,跑過所有那些路程。你生病了還是怎么?”
不跑步的人無法意識到以每英里(約1.61km)5分鐘的配速連續跑26英里(全馬)真的是快得多么驚人!跑得這么快的跑者少之又少。他們必須擁有強大的心血管系統、良好的肺活量、精瘦的身體、適當的訓練和飲食以及能推動自己達到驚人物理極限的決心和進取精神。
回到剛才的例子,這意味著每次穿起跑鞋,你都是在為參加奧運會而努力。盡管你可能機會渺茫,但你同樣有機會,任何人都是……
在美國,參加奧運會的可能性是極低的,更別說是獲得奧運獎牌。例如馬拉松,你必須在一年中的第一次比賽就跑出奧運達標成績或通過奧運馬拉松選拔賽。全美國只有幾百人能做到這一步。想參加奧運會還必須在選拔賽上跑進前三才行。理論上,跑者可能保持著世界紀錄,可能在過去4年中贏得了每場馬拉松比賽,結果在這場比賽前受傷、或在比賽中發揮不佳,從而以幾秒之差獲得第4名。你必須是當天那場比賽中最好的3個人之一,沒有人是十拿九穩的。
再看看贏得獎牌和金牌的賠率!你必須在特定的那場比賽中成為全世界最好的,不是在紙上,不是在過去的統計數據里。你必須擊敗每個國家最好的選手,而且這個機會每4年才有1次!
所以,如果有人問你是否打算嘗試參加奧運會,只要告訴他們你會盡自己的全力跑出最好的成績并期待能得到奧運金牌。
下飛機時,空姐還對戴夫說祝他好運:“我會在電視上等著看你參加奧運會。”“好的。很高興見到你。”戴夫希望她不會太失望——因為他不會出現在里約賽道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