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8月22日消息(記者史瑞麗)第十二屆中國國際會展文化節于8月16日-19日在海口舉辦。“十三五”開局之年,會展業作為現代服務業和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承擔供給側改革中的重要使命,會展行業自身的升級轉型也面臨挑戰。這場盛會給海口會展業發展帶來了什么?國內業界精英的“頭腦風暴”對海口來說,又有哪些可以借鑒的錦囊妙計?
“要將海口打造成為我國南部國際會展之都。”我國會議產業專家、北京新漢源國際會議展覽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武少源提出,海口已具備舉辦國際會議的條件,他分析認為,目前,海口已經具備組織大會的能力,因為有強有力的本地代表的支持;也是能吸引海外代表的城市;并具備高質量的會展中心;國外參會的代表入境沒有障礙;舉辦會議從世界各地乘飛機都能到達的城市等。綜合各方條件,他認為,海口一定能打造成為我國南部重要國際會議之都。
海口應如何才能打造成為南部國際會議之都呢?海南十二大重點產業包括旅游、農業、互聯網、醫療、金融、會展、物流、油氣、醫藥、低碳制造、房地產、高新技術教育文化體育等,武少源建議海口要促進產業發展,明確發展會議產業目的是促進這十二大產業發展;要積極編制申辦國際會議的計劃;增加資金,加大申報國際會議的力度;培育專業會議機構,專業會議機構的橋梁紐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個城市國際會議能否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另外,他還建議海口要與國家機構合作,創建品牌會議。相信海口只要做好這幾方面,必將會成為我國重要的國際會議之都。
北辰時代會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唐雪出席海口市會展業發展研討會時則指出,會展場館的核心競爭力是“品牌”,如何實現品牌的最大效益尤其是經濟效益,是提高會展場館競爭力的關鍵。
中國會議雜志社社長蘭宇鑫對海口的建議是,要探索與創新新型會展產業模式及其與互聯網的結合;加大力度培養創新型市場型會展人才;現有的幾個代表性品牌項目逐一制定提升方案。他提出要把海口“會展與旅游”相互促進效益發揮到最大,培養至少一個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骨干會展企業。
文化節期間,許多與會嘉賓表示,要努力利用現有資源,和海口市會展部門及會展企業一道,將海口打造成名副其實的“亞洲會議之都”,尤其難得的是,在這個思路下,供需雙方在論壇上達成了三個重大的、有價值的合作意向,成為本次會議業發展論壇的重大成果。
“專家提出的一條條真知灼見,都是干貨,對海口大有裨益。”海南智海王潮總經理諶立雄指出,此次參加文化節收獲滿滿。目前,海口辦展單項目最高補貼300萬;關鍵還有一批較成熟的會展服務隊伍,這些是海口會展業的核心競爭優勢。
最近幾年,在會展業拉動下,海口酒店接待率、交通等行業收入得到增長,帶動了海口旅游、商貿等相關行業的發展,海口已迎來會展業發展史上的“黃金時代”,相信海口成為我國南部國際會議之都也將指日可待。
?
?
?
相關鏈接:
海口舉辦中國國際會展文化節 現場取經助力會展業發展
高調亮相北京拿下"大單" 海口會展業迎來"黃金時代"
海口扶持會展業:辦全國性大型展覽最高補300萬元
《海口市扶持會展業發展若干規定》通過 最高可補300萬
海口會展"走出去 請進來" 會展業"大咖"攜項目考察海口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