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是人們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食品,然而就是這最普通的東西,也能成為牟取暴利的工具,甚至是境內外不法分子相勾結。記者從安徽警方獲悉,近日在宣城偵破了一起特大跨國制售假冒品牌白糖案,涉案價值高達1.3億元。
邊境建造大型倉庫儲存,邊境河上搭建浮橋運貨,山上開辟小路大批走私。
售假網絡覆蓋全國 頭目神出鬼沒
今年3月15日前夕,宣城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接到群眾舉報,稱在該市市區比較繁華的九州市場內,有人銷售假冒白砂糖。警方立即到現場進行摸排偵查,將目標鎖定在白糖商戶朱某某身上。據了解,朱某某的白糖生意做得很大,每月都會有大量白糖進出,還建了一處很隱蔽的倉庫用來臨時存放白糖。經查,倉庫內的白糖均是假冒產品。
朱某某交代,白糖是從一個河南人“老李”手上進來的,這個“老李”手上的白糖不僅賣給他,還賣到全國很多地方。但是“老李”神出鬼沒,從來不露面,業務都是通過電話聯系,購買假冒白糖的錢也是直接匯給“老李”指定的賬戶,聯系電話和指定賬戶會不定時進行更換。
不過細心的民警發現,朱某某每次匯款的戶主都是河南商丘的,而且集中在一個區域,于是民警立即趕往河南商丘進行調查。
民警發現所有銀行戶主都和一個姓李的小伙子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然而這個小伙子和朱某某嘴里說的“老李”似乎有著天壤之別。據周邊人稱,李某一直是跟著自己父親做事的,他父親前幾年是做白糖生意的,可是生意做得好好的,這兩年突然不干了,自己一個人跑到云南去了,好像這兩年還賺了大錢。李某的父親就是“老李”!
一部手機操控全局 主犯從未露面
確定這一信息后,民警立即起身趕往云南,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民警最終發現了“老李”的藏身之地——瑞麗市的一家賓館。讓人意外的是,“老李”一直都呆在賓館里面,很少出門,只是偶爾地出來買個煙或者吃個飯,根本沒有其他任何舉動。
難道“老李”會分身?如此巨大數量的假冒白糖,不用聯系運輸車輛?不用和制假商見面就能完成交易?這讓調查陷入僵局。很快民警意外發現“老李”一天到晚盯著手機,難道這個手機里面有蹊蹺?
果不其然,進一步調查中民警發現,“老李”原來是通過手機APP某貨車中介軟件來聯系運輸司機,等到從軟件上了解貨車司機的車牌號和車主手機號碼后,直接發送給上線制假商下面的經辦人,由經辦人和貨車司機聯系交貨。
接下來,“老李”就坐在賓館里面開始算時間,估算到貨車差不多過了云南省安檢后,就將貨車信息發送給自己下面的經銷商,由經銷商直接和貨車司機聯系交貨。等到業務完成后,經銷商會將錢款匯到“老李”指定的賬戶,而“老李”也會通知兒子將錢匯到制假商的海外賬戶上。
邊境河上搭建浮橋 偷運白糖入境
找到了“老李”的“生意秘訣”后,接下來最主要的就是找到這個制假商了。然而經過多日調查,民警始終沒有找到制造假冒白糖的生產基地。成百上千噸的白糖怎么可能沒有一點蛛絲馬跡?難道生產基地在國外?可是那么大數量的白糖又是怎么從國外避過層層海關檢查運到云南來的呢?
通過蹲守走訪,民警最終找到了其中的奧妙:中緬邊境地勢復雜,有山又有水,制假商在緬甸、印度、泰國等地大批量收購原糖,開設工廠生產白砂糖和包裝袋,為了方便走私到中國,他們就在邊境地帶建造大型倉庫儲存白糖。
然后每隔一段時間,制造商就會在邊境河上臨時搭建浮橋或者在山上開辟小路,給予邊境居民一點小恩小惠,讓他們將白糖混裝在其他物品里面,通過“螞蟻搬家”的形式走私運往國內進行銷售。
跨國白糖帝國覆滅 案值1.3億元
至此,一條長期盤踞在中緬邊境、河南商丘,輻射全國8個多省(區、市),制售假冒國內知名品牌白糖的特大產、供、銷犯罪網絡浮出水面。
近日,安徽警方聯合云南德宏、河南商丘、漯河、山東菏澤等地公安機關及緬甸警方開展抓捕。行動中,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4名,打掉團伙8個,搗毀窩點22處,繳獲假冒白砂糖1200余噸,假冒包裝袋1萬余個,涉案價值1.3億余元。
?
?
相關鏈接:
【治國理政新實踐·安徽篇】苦干實干加巧干 安徽脫貧攻堅取得重要進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