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扶貧帶動農民“轉型”
24日上午9點多,在贛州興國縣鳳凰村的“農家書屋+電商”服務站內,63歲的鐘振源正在翻看農技類書籍。“每天來站點看一小時的書,有時讀報,有時閱讀種植類的書籍?!?/p>
其實,不僅可以讀書看報學知識,還能賣土特產。鐘振源說,自己家里現在種了一畝多地,還養了幾十只鴨,以前這些土特產都是自己推著車子到圩鎮上擺攤售賣,有時一整天也不一定能賣得完。
“新型”農民鐘振源在電商書屋為自己“充電”
而該服務站點立足原來鳳凰村農家書屋的固有資料,結合當地大棚蔬菜、水產、家禽等特色產業發展具備相當規模的優勢,引進城鄉買賣網,著力打造“農家書屋+電商”服務模式,成為興國縣“農家書屋+電商”第一批建設示范點,有效實現了經濟、文化效益共贏,打通了電商進入農村“最后一公里”的瓶頸。
“現在通過農村電商,很快就能賣完,價格也不低于市場價。其實,我們開始對這種銷售模式也并不接受,嘗到甜頭后現在基本上有農產品就會往這里送?!辩娬裨凑f。
截至今年7月,興國全縣共建設完成“農家書屋+電商”服務站78家,在建的服務站44家。今年1月至7月,全縣電商交易額已達9.2億元,其中農產品交易額達2.5億元,新增個人網店800余家。越來越多類似鐘振源這樣的傳統農民,通過在電商扶貧新模式中不斷轉變思維、帶動增收,轉型成了“新型”農民。
不少農村都設有電商平臺“郵政e郵”
同樣在互聯網時代接受轉型的,還有瑞金市壬田鎮鳳崗村86歲老人廖秀英和她的“廖奶奶咸鴨蛋專業合作社”。
去年5月,壬田鎮電商平臺“郵政e郵”到鳳崗村尋找試點,當時“廖奶奶咸鴨蛋”在十里八鄉已經小有名氣,工作人員實地考察、咨詢、品嘗后。雙方便開展了合作,廖秀英家的網店便開張了?,F在,網店平均每天都能賣2000到3000只咸鴨蛋,每月純利潤達18萬元。“以前要到鎮上擺攤,每天賣幾十只,一個月賣幾百只,還不如現在一天賣的多。”廖秀英說。
近年來,瑞金市不斷深化與“淘實惠”“郵政e郵”“農村淘寶”等龍頭企業和電商平臺的戰略合作,走出了一條“電商+合作社+貧困戶”帶動農民致富的道路。
?
?
?
相關鏈接:
??谑袆摌I直通車開進云龍鎮 打通創業“最后一公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