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完丹桂飄香的革命老區清流縣林畬鄉采訪活動,8月26日下午,“長征路上奔小康”福建網絡媒體“走轉改”采訪團來到三明市采訪考察的第二站——被譽為中央蘇區“烏克蘭”的革命老區寧化縣。
寧化地處福建省西部,武夷山脈東麓,為閩贛兩省交界縣之一。寧化是著名的革命老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寧化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紅軍長征的四個起點縣之一,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寧化進行過革命實踐活動。
石壁鎮陳塘紅軍醫院遺址
一路沿著蜿蜒的鄉村小道前行,沿途放眼望去盡是綠油油的稻田,蟲鳴綠樹間。采訪團來到位于石壁鎮陳塘村寧化紅軍醫院遺址。
根據《寧化縣志》和《寧化文史資料專輯》記載,1933年春,紅三軍團與紅九軍團并出武夷山,直逼福建中西部,原設于江西瑞金的紅軍第四醫院隨軍進駐石壁陳塘村,收治在東線戰斗中的傷病員。寧化紅軍醫院遺址也是目前發現設施最齊全、保存最完整、標的物最明顯的紅軍戰地醫院舊址之一。
采訪團在寧化縣革命紀念館采訪考察,緬懷革命先烈。
以“我是客家人”為主題打造的石壁鎮楊邊村客家文化休閑公園。
隨著寧化縣紅色旅游的開發,位于寧化縣西部的石壁鎮也瞄準了紅色旅游和生態旅游相結合的發展方向,整個鄉村的村貌也在脫下“舊衣裳”,穿上生態旅游的“新衣裳”。
采訪團來到石壁鎮楊邊村客家文化休閑公園,一口純銀壺雕塑映入眼簾。客家文化休閑公園內修建了客家水車,客家農具展示,客家諺語等景觀,公園按照客家風格全面改造而成。
福建省國土資源廳駐楊邊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林常永介紹說,石壁鎮楊邊村共有347戶1390多人,原來的楊邊村村民以傳統農耕為主,靠天吃飯,生活貧苦,村容村貌差。從2013年5月開始,楊邊村開始對村子進行“四整治、三提升”。拆除了簡陋的廁所,豬牛欄等共215間,同時安置了新的垃圾箱,聘請了專職的衛生保潔員,對村口的魚塘和繞村的虎龍溪河道進行清理,鋪設了污水雨水管道等等一些列的整治改進措施讓楊邊村的村貌煥然一新。
楊邊村村貌一角
在提升村民收入方面,楊邊村充份利用了村子土地肥沃平整的優勢,種植水稻、油菜等糧油作物和西瓜、葡萄、哈密瓜、草莓等特色水果。同時,在石壁現代農業觀光園的帶動下,許多村民直接在村門口就可以實現就業。
石壁現代農業觀光園負責人介紹說,再過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這些成片的火龍果就將開花結果,到時候,將迎來大量游客采摘和觀光旅游。
楊邊村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改觀,作為客家古村落又是革命基點村,楊邊村生態旅游觀光產業得到發展,群眾收入大幅提高,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據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林常永介紹說,該村的貧困戶也由2年前的35戶67人降低到22戶35人。
下一步,楊邊村還將充分發揮客家祖地的旅游資源優勢,進一步打造鄉村旅游,努力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
(記者 吳圣錦 文/圖)
?
相關鏈接:
【網絡媒體走轉改】現在的生活以前做夢也沒想到——從5位老表生活變遷看扶貧攻堅戰贛州答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