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發紅包興起,越來越多的餐館引入“打賞”機制,如果對服務員感覺滿意,顧客可以現場掃二維碼支付“賞錢”。對于收費新模式,沒有給小費習慣的中國消費者普遍表示反感。記者了解到,個別餐廳實施的打賞制由自愿走向索要,經消費者投訴后餐廳已緊急叫停。中烹協及消協人士則直言,打賞制必須建立在顧客自愿的基礎上,店家提升菜品和服務質量才是經營王道。(8月28日《北京青年報》)
據報道,在消費者快要埋單時,一些餐廳的服務員總是盯著消費者掃了碼、打了賞才愿意挪步,這就具有強迫消費者支付“賞金”的性質。據說有的餐廳引入“打賞”機制,除激勵服務員優質服務外,目的還在于減輕餐廳的人力成本。現在,各類企業的人力成本都在飆升,低工資已很難招到合適的員工,“打賞”制不僅沒有增加餐廳成本,反能提高服務質量,又提高了員工的待遇,可謂“兩全其美”,因此即使有服務員主動索要“賞錢”,店家也不會干預。
我們的餐飲業需要謹慎推行“打賞”機制,不只因為它會催生強制“打賞”、過度服務、畸形服務以及不“打賞”就不好好服務,還因為“打賞”更像是西方小費文化的衍生品,給小費本來就不是中國人的消費習慣,會讓大多數消費者不習慣甚至是排斥,從而選擇用腳投票。顧客用餐支付了餐費,餐費已包含菜品、服務員的服務和餐館的必要開銷等費用,而餐館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本是應盡義務,消費者不需另行埋單。
事實上,服務業要有好服務,光靠“打賞”遠遠不夠。以顧客“打賞”與否、“打賞”多寡來衡量服務員服務質量,不如讓顧客給服務員貼笑臉或五角星,每天被貼笑臉或五角星最多的員工,則評為服務明星進行獎勵,既能避免變相讓顧客多花錢的嫌疑,又能提升員工的服務積極性。餐飲業要有高人氣,也不能光靠“打賞”提升服務水平,還得保證菜品口味,營造舒適的就餐環境,甚至要從網絡服務、停車服務等細節服務上提升服務水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