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興國縣鳳凰村“農家書屋+電商”服務站點。新華網 劉瓊 攝
新華網贛州8月29日電(記者劉瓊)“老板,忘帶錢了,可不可以微信支付?”“沒問題”。這一幕不是發生在繁華都市,而是在贛南革命老區的鄉村。在贛州興國縣含田村的“農家書屋+電商”服務站點,一名顧客通過手機支付購買所需物品。
互聯網不僅改變城市生活,也深刻影響著農村發展。在興國鳳凰村,農家書屋+電商服務站點成了村里最有人氣的地方。63歲的村民鐘振源正在閱讀有關家風民風書籍,“看一看這樣的書可以充實自己,也能夠更好地教育孫女。”
鐘振源每天花1個小時來這里看書,尤其是看一些養殖種植的書,“有時候莊稼遭到病蟲害,看看書就能知道怎么處理。”他養了幾十只雞,平時會把雞鴨蛋等農副產品通過服務站點在網上進行銷售。之前去圩上賣,至少耽擱半天還不一定能賣出,鐘振源深有感觸,“有了這個服務點后,半個小時就能回家,價錢也不低于當地,時間減少了,收入還增加了。”
時間接近正午,門口的羊肉所剩不幾。員工歐陽康森介紹服務站點定期在網上開展“拼羊”活動,根據訂單去農戶家采購羊肉,縣城范圍內免費送貨。目前服務站點已經吸引一批固定客戶。
村民宋道華前來購買興國魚絲,坦言:“和城里人一樣,我們買東西也會看品牌。我相信這里質量好。”
廖秀英熱情地邀請記者們吃咸鴨蛋。新華網記者 劉瓊 攝
這樣的改變同樣發生在贛州所轄的瑞金。86歲廖秀英從16歲開始腌制、賣咸鴨蛋貼補生計。酒香也怕巷子深。廖奶奶咸鴨蛋搭上農村電商快車后,上線僅一年銷售200多萬個。廖秀英笑呵呵地說,“以前賣咸鴨蛋要走到鎮上去,一個月最多賣的還不如現在一天賣的多。”
當記者問“您有什么心愿?”紅軍后代廖奶奶毫不猶豫地說,“想讓更多人學會技術。有錢大家一起賺,大家一起致富。”據了解,廖奶奶咸鴨蛋專業合作社已通過“合作社+電商+貧困戶”模式,帶動32戶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近年來,贛州積極推進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和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電子商務交易額連續三年增長翻番。借助“互聯網+”浪潮,越來越多的贛南兒女走上了脫貧致富道路。
?
?
相關鏈接:
【網絡媒體走轉改】小藍經開區:讓“雙創”在昌南大地激流涌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