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掀起反全球化浪潮的今天,推進世界經濟的開放發展,推進包容性全球化,歷史重擔落在中國頭上,G20杭州峰會吹響了世界經濟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發展的號角。??
習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并致開幕辭時指出,應該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這是中國基于國內五大發展理念提出的全球化倡議,體現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擔當,也在證實中國倡議具備世界引導力。?
中國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可謂“源于中國而屬于世界”。其中“開放發展”可謂貫徹中國改革開放的全過程,是最鮮明的中國發展理念,對世界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中國的開放正在推進世界的開放。
中國對開放發展的認識與實踐,經歷了近代以來的艱難探索,經歷了從被動開放到主動開放,從開放式發展到發展式開放,從開放促改革到改革促開放的態勢轉變,在這一過程中也積累了豐富的開放發展經驗,成為大國崛起以及全球化的寶貴案例。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深刻揭示了中國開放發展的內在邏輯:1開放的定位: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要從被動開放到主動開放,順應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2開放的方式:堅持內外需協調、進出口平衡、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引資和引技引智并舉,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3開放的目標: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為更好把握中國開放發展的新態勢,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八次會議強調,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綜合運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堅持與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和國家對外戰略緊密銜接,逐步構筑起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
其中,“一帶一路”倡議可謂中國開放發展的神來之筆,將兩千多年來東西方貿易、文化交流之路激活,鼓勵共同現代化與文明復興,引發國際社會廣泛回應。“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京津冀一體化、四個自貿區一道,構成中國全方位開放格局。
以“一帶一路”倡議為標志,中國的開放發展邏輯在升級: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促改革,到改革開放均有自己的邏輯:改革是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提升制度比較優勢;開放是贏得市場,提升話語權。
開放發展,是中華民族兼收并蓄、融會貫通傳統的時代繼續。向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學習,包容互鑒,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是中國通過開放發展永葆生機與活力的秘訣。從我向世界開放,到世界向我開放,從東學西漸到西學東漸,如今是東西互鑒、南北包容,中國的開放觀在不斷升級;從發展為了振興中華、偉大復興,到發展自己也是發展世界,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產品,體現中國的大國責任,中國的發展觀也在升級換代。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
相關鏈接:
鞏固G20全球經濟治理重要平臺地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