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中海油作業平臺上,伴隨著轟隆隆的巨響聲,一臺臺產自佛企肯富來泵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原油泵,正在深海中高速運轉;在同一片海面上,珠海市高欄港邊,由南向北云集了三一重工、珠江鋼管等海工裝備企業;在處于西江交匯處的江門,坐落于虎跳門出海口的海星游艇集團,正努力尋求“游”進行業的世界前十名……
穿越深海,走向全球,珠西裝備大軍團正在強勢崛起。對接全球先進資源,美的、東方精工等一批珠西裝備企業的大手筆跨國并購,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2014年,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帶正式啟動建設。兩年時間,這條產業帶正在珠江西岸加速崛起。數據顯示,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珠江西岸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超過14%,“跑贏”同期全省工業增加值增速。其中,佛山市去年裝備制造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直逼6000億元,體量占據整個珠西軍團“半壁江山”。
月底,第二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將在佛山舉辦。在這一場全國乃至國際業界矚目的年度盛會上,珠西“六市一區”將攜手首次參展的韶關市,組成廣東裝備業“大軍團”集中參展,并將以開放連接的姿態,探索創新驅動發展時代的國際化合作新路徑。
萬億夢想
珠西裝備大軍團崛起
從啟動建設至今,僅僅兩年時間,在珠江西岸,建設萬億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產業夢想正逐漸清晰。
在萬億產業帶中擔當龍頭城市的佛山,僅在今年上半年,其裝備制造業的“朋友圈”內,就迎來了兩位投產金額預計均超10億元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小伙伴”。
今年3月,佛山市政府與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等就建設佛山盾構掘進綜合裝備產業基地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這次合作意味著,佛山迎來了有“國之重器”稱譽的盾構機項目。此后,伴隨佛山市政府“牽手”廣州市攀森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體量超過10億元的新能源關鍵零部件生產項目落戶佛山。
這是佛山裝備制造業駛入快車道的一個縮影。佛山市經信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佛山市裝備制造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933.3億元,同比增長15.9%。而今年前7個月,佛山市規模以上先進裝備制造業工業總產值達到3087.52億元。
事實上,佛山裝備制造業產業規模的快速增長,并不僅僅依靠引進外來項目。
2015年,以新明珠陶瓷為代表的佛山本土陶瓷企業發起組建機器人公司,主攻陶瓷行業智能化改造。同年,佛山LED行業巨頭昭信集團成立子公司專業從事電子精密智能機器人制造。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越來越多佛山傳統企業選擇走向智能裝備,這也是壯大佛山裝備制造業的重要力量來源。
懷揣萬億產業夢想,不僅僅佛山,整個珠江西岸“六市一區”在裝備制造業的產值上均迎來了快速發展期。
在相繼吸引了中航通飛、中海油、中國中車等龍頭項目后,今年上半年珠海市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181.77億元,增長12%。其中,裝備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68.07億元,增速達到了54.5%。
擁有著廣東省內唯一一家產值超過100億元“工業母機”企業明陽風電集團的中山市,今年上半年裝備制造業投資完成82.69億元,同比增長高達61.3%。
同樣在裝備制造業投資上實現快速增長的還有江門。去年,江門市裝備制造業實現投資218.08億元,大幅增長63.8%。到了今年1—7月,江門裝備制造業投資實現143.02億元,增長速度更是達到了72.4%。
這些快速增長的數據背后,正是一個愈發壯大的珠西裝備制造業大軍團。
從量到質
挺進價值鏈上游
在不斷壯大的珠西裝備軍團中,一大批企業向價值鏈上游挺進,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
廣東科達潔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達潔能”)是其中的典型樣本。早年,科達潔能還只是一家傳統的陶瓷企業。在決定轉型大型潔能環保裝備制造和服務商之際,中國的陶瓷設備50%以上還依靠進口。其中,技術復雜程度最高的窯爐從上世紀90年代初才開始起步研究。
科達潔能整線工程事業部總經理陳水福回憶道,當時因為國內陶瓷設備起步晚,基礎相對較差,以致于在與國外客戶談判時不時遭受質疑。對標國際先進設備,科達陶瓷工程事業部的十幾個人加緊設計和研發,用了半年多的時間,完成了中國第一條出口墻地磚生產線項目,開創了國產熱工和整線設備出口海外的先河。
此后,科達潔能還不斷尋求對于陶機設備的技術突破。像陳水福這樣的技術管理人員,每年都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待在設備或者項目的實施現場。而窯爐工作時內部的溫度在1150℃—1220℃之間,其輻射出的熱浪讓整個車間溫度高達40℃—50℃。
正是這樣的高溫炙烤下,把科達潔能“烤”出陶瓷機械行業全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綜合實力,并成為了國內最大的商用清潔煤氣供應商。
像科達潔能這樣憑借自主研發高端產品在各自行業內攻城掠地的“珠西重器”,正在不斷涌現。
在珠海,中國首個無人船研發測試和產業孵化基地“無人船科技港”引人注目。3年前一舉填補國內無人船空白的珠海云洲智能科技將從這里再次揚帆,該項目將助力珠海成為全國無人船乃至海洋智能裝備產業中心。
在中山,在松德智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廠房內,電子軸凹版印刷機正在裝車運往全國各地。作為國內最早一批通過自主創新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的企業,松德目前正瞄準智慧裝備,投入更多的精力、財力、人力來布局和工業4.0產業相關的產業。
在江門,坐落于虎跳門出海口的海星游艇集團正在瞄準“游”入全球前十名的目標。這家成立不足十年的企業,不僅創下中國自主研發設計超級游艇出口第一單歷史紀錄,還成為唯一一家進入游艇制造業前30名的中國制造商。
開放連接
對標全球先進制造
“珠西重器”積極挺進價值鏈上游,把產品賣向全球市場,也意味著它們要在更深層次面對來自全球的市場競爭。
今年4月,在漢諾威工業展覽會上,廣東嘉騰機器人把兩臺剛剛斬獲國際工業設計界“奧斯卡獎”、名為“大黃蜂”和“小白豚”的AGV搬運機器人帶到了展會上,與全球各地的機器人同臺競技。
以機器人產業為代表,“珠西裝備”正以開放的姿態,積極對接全球資源。
從今年3月宣布收購東芝家電,到相繼宣布要約收購德國工業機器人巨頭庫卡,并與安川機電展開戰略合作,美的集團正在從一個單純家電的廠商一躍變成全球性的制造與智能家電企業。
而在中山,大洋電機全資子公司以2830萬美元認購加拿大巴拉德動力系統公司1725萬股普通股,間接成為巴拉德第一大單一股東。
珠西裝備企業“出海”闖世界,“佛山裝備”成為其中一股耀眼的力量,美的則是佛山企業“走出去”的典型樣本。來自佛山市商務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佛山市完成新增境外投資額6.89億美元,提前并超額完成6億美元的年度目標。
在面向全球主動出擊的同時,一場年度盛會如期而至,將讓珠西裝備業在“家門口”接軌國際。
月底,第二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將在佛山舉辦。珠西“六市一區”將攜手首次參展的韶關市,組成廣東裝備業“大軍團”集中參展。據悉,第二屆裝洽會計劃邀請2000名以上中外客商參加。其中,國際知名先進裝備制造業企業客商100名以上、國內知名先進裝備制造業企業客商300名以上。
從企業個體突圍,到組成軍團對標國際,“廣東裝備”加快探索創新驅動發展時代的全球化新路徑。
本版撰文:葉潔純 藍志凌攝影:戴嘉信
從制造到質造:“制造匠心”的佛山樣本
經過1600多個日夜的高溫煎烤,在廣東科達潔能股份有限公司的車間內,“佛山制造”的中國陶機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從被外國瞧不起到將產品銷往全世界。
同樣憑著一股堅持打開全球市場的中南鋁車,為了掌握低壓鑄造工藝,企業反復試驗超過40次,堅持3年終獲成功。如今,每天一批在佛山中南鋁車輪壓鑄車間完成工序的輪轂,都被送往美國哈雷、日本雅馬哈等企業。
為珠西扛旗,“佛山裝備”邁向全球攻城掠地的背后,離不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這不僅支撐著佛山制造邁向佛山“質造”,也讓越來越多的佛山裝備成為行業的“代言人”。
精益求精煉成行業“隱形冠軍”
今年初,隨著全國兩會的召開,“工匠精神”一詞成為熱議話題。這種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不僅體現在手工業者身上,也體現在一間間機器轟鳴的工廠里。
熟悉佛山市南海中南機械有限公司的人,往往用“上天下海”來形容它。這家看上去不甚起眼的廣東企業,卻是“雪龍號”科考船、國產大飛機等“大國重器”零部件的供應商,是船用柴油機電噴系統領域的“隱形冠軍”。
從關鍵零部件國產化,再到進軍裝備制造業,這家佛山裝備龍頭企業的背后是二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干我們這行就是要沉住氣。”中南機械董事長許冠說。二十多年來,中南機械就針對不同行業和細分領域的需求,研發過1萬多個零部件。
為了打破國外廠商的壟斷,中南機械自主研發了共軌單元這一零件,不僅在性能上控制得比國外產品更穩定,精度上也同樣有極致追求,10多米的管道上打一個“8”字形小孔,偏差控制在2毫米以內,這使得中南機械成為“雪龍號”共軌單元領域的國內唯一供應商。
對于裝備制造業來說,精密的產品更要求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正是這些極致的追求,讓佛山裝備業走出一個個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
每個工作日的8時,粵海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品良都會準時出現在工廠車間,進行巡視。即使作為公司高層,何品良依然堅持在生產前線,對產品的每道生產工序均了如指掌。
“每款新產品設計成型后,我們都會重復試驗3000次。”何品良說。正是在這種專注下,粵海汽車從一間百人規模的小工廠,成長為“中國第一”的清障車生產企業。在國內,每銷售出3臺清障車,就有1臺來自粵海汽車。
從專注到創新走向智能制造
除精益求精外,“佛山裝備”的生產方式也在發生著不同變化。佛山市定中機械有限公司的制造車間里面,一座一層樓高的龐然大物矗立在車間中間,工作人員不斷進行調試。
“這是全自動8色印罐機,目前在國內還沒有自主研發的相關設備。”佛山市定中機械董事長鐘定中介紹,該設備生產的產品是一個個鋁瓶螺紋蓋飲料瓶,而該設備厲害之處在于,它攻克了國外在自動化和精準性上遇到的難題。
定中機械最早是啤酒蓋生產線的提供商,2000年就研發出瓶蓋自動化生產線,成功從提供瓶蓋產品到銷售瓶蓋自動化生產線。當時定中機械的自動化生產線一小時就可以生產30萬個啤酒蓋,一條生產線只需4個工人操作,生產效率名列全球第二。
如果說定中機械從一開始就奠定自動化的步伐,那么還有一些“佛山裝備”正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動自我創新,逐步走向智能化。
1993年成立的星聯精密機械最初僅是一個小手工磨具作坊,師傅帶徒弟,只有兩三張手稿圖紙做設計。1998年,星聯迎來了一場自動化的變革,把手工轉向數控化生產,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替換一批拒絕創新的老師傅、管理中層。
這場數控化改造的“風暴革新”,使星聯成長為如今相關領域的“亞洲第一”龍頭企業。
從專注到創新,“佛山裝備”正緊跟著時代步伐,從“佛山質造”走向“佛山智造”。
“七市一區”裝備業部分龍頭項目巡禮
佛山
引進一汽大眾、北汽福田、中國中車等一批龍頭項目;重點扶持以美的、伊之密、南方風機、東方精工、中南機械以及菱王電梯等為代表的民營企業;在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方面,形成了以利迅達、嘉騰、新鵬、泰格威、意戈力為代表的一批機器人企業。
珠海
珠海目前已經創建了航空產業和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產業兩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和智能制造、新能源客車等6個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其中,格力電器制定了自動化的發展規劃,力爭3至5年實現無人車間。目前格力自主研發的自動化產品覆蓋了工業機器人、智能AGV、注塑機械手、大型自動化線體等10多個領域,產品近100種。
中山
中山擁有廣東省唯一一家產值超100億元的“工作母機”企業——明陽集團。明陽集團是廣東省50家裝備制造業重點骨干企業之一,是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規劃的新能源裝備制造領軍企業。目前集團擁有風能、太陽能、智能電氣、生物質能、高端芯片五大產業集群及全球70多家子公司。
江門
今年1—7月,江門裝備制造業投資實現143.02億元,增長速度達到了72.4%。作為當地知名裝備企業,海星游艇集團成立時間不足10年,創下中國自主研發設計超級游艇出口第一單歷史紀錄,成為唯一一家進入游艇制造業前30名的中國制造商,現在,企業正瞄準“游”入全球前十名的目標。
陽江
去年,陽江市與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簽署《50萬噸鑄管項目投資協議》,計劃投資18億元,建設年產值達25億元的球墨鑄管項目。據悉,項目將充分發揮該公司的龍頭作用,在陽春市規劃建設年產70萬噸的鑄管鑄件產業園,發展大型鍛鑄件、精密鑄件等裝備基礎件產業。
肇慶
在肇慶,廣東(肇慶)智能制造產業園、威悅電器、廣晟電子工業園等一批投資超10億元大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已落戶肇慶市高新區、專注國產防彈運鈔車制造的寶龍汽車有限公司,是目前該市引進的唯一擁有汽車整車生產資質的汽車項目。該公司也是國內同行中唯一擁有防彈鋼板熱處理設備和技術的企業。
韶關
韶關主動融入珠三角。在工業方面,提出將依托韶關已有的裝備制造業基礎,以建設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韶關配套區為契機,培育壯大裝備制造產業群,推動廣州汽車、電器、裝備、電子、輕工等優勢產業鏈向韶關延伸。
順德區
近年在裝備制造業上,順德企業頻頻牽手國際巨頭。除了今年以來,美的收購庫卡引起關注,實際上,這幾年還有包括瑞士ABB與利迅達開展技術合作、德國庫卡在中德工業服務區建設工程中心、日本川崎重工與隆深合作設立機器人培訓中心等眾多跨國協作的裝備制造業項目。
?
?
相關鏈接:
【治國理政新實踐·廣東篇】相約廣東同謀發展 攜手泛珠共贏未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