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區管理?捆綁評價
“學區制管理,捆綁式評價”,讓校長和老師不再說“我們學校”,而是“我們學區”。
2014年,龍華區在全省范圍內率先試行“學區制管理”,把城區優質學校和農村學校相結合,按學段、地域劃分為六個學區,選取城區特色學校、優質學校、綜合實力強的學校為學區長學校。以學區長學校為龍頭,教師配置、資源配置、教研活動、質量評價都進行統一調配、捆綁評價。這樣,在校長和老師們中間形成區域團隊集群式教研管理,對促進農村學校、薄弱學校質量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學區制管理,更方便了教研室的指導和服務,以學區為單位,各學科教研員深入教研第一線,指導和參與各學區的教研工作,及時收集、總結、推廣學區教研的經驗。經過探索實踐,幾個學區已經形成鮮明的教研特色,從而輻射到學區內其他學校。比如:
第一學區學區長學校海口九小以“八點時刻”活動引領成員校開展教研活動,即以教研組為依托,通過課(案)例的教學觀摩,側重教學實踐過程中所遇問題的探討和解決,教育教學技能訓練等方式進行,并將自己的所看所想通過學習單呈現出來。事實證明,“八點時刻”活動的開展具有較強的針對性,通過教師積極參與,引導教師運用課改的理念,對課例進行分析、模仿、借鑒,從中領悟一些新穎的教學方式,啟迪自己的課堂教學,取得了很好的培訓效果。
第二學區請李洪山等名師進校,開展課題研究培訓及語文、英語學科培訓,助推教師專業化成長;以各成員校活動拉動教研的張力,如在龍華小學開展的教學節活動,在海燕小學開展三年級語文主題教研活動,在丁村小學開展三年級數學主題教研活動等。
第三學區學區長學校26小以“集體備課展示活動”,引領成員校龍泉中心小、城西小、二十小、全體語數英教師進行教研活動。此次活動共設13個活動場地(語文6個、數學6個、英語1個)分學科、分年級進行。精彩的集體備課展示活動贏得參訓老師高度贊揚,對學區內教師備課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第四學區中農墾一小堅持開展以“五環節鏈式教研活動”為主題的教研活動,蒼西學校的“青藍工程”,?農墾二小第二屆教學節,農墾三小將課題實驗與校本教研緊密結合等。
第五學區由學區長學校義龍中學牽頭請謝偉等專家進校引領教師專業成長,舉行大科組活動即組織各成員校九個學科全體教師參加的科組活動,包括:教學觀摩課研討、考試分析、中考備考、校本研訓開展及教學教研成果交流等,此活動為學區內實現校際互動互助、合作交流搭建了良好的溝通平臺。
第六學區以學區長學校金盤實驗學校牽頭,搭建青年教師大比武平臺,進行課堂教學、粉筆字、板畫、演講等多項教師基本功評比活動,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此外以學區長學校為校本培訓領導小組,吸收成員校務實能干的骨干教師為成員,積極開展校本培訓,以“研訓結合,以研促培”的策略來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