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蘭實驗小學教學樓。
國赫孚教授與七中的老師交流經驗。
美蘭演豐中心小學的同學們正在“同步課堂”上課。
美蘭區教育發展紀實
伴隨著海口經濟的快速發展,美蘭區始終堅持科學發展、科教興區的戰略方針,以“打造教育精品,促進優質均衡”為目標,優先發展,精心謀劃,加大投入,強化管理,提升內涵,打造品牌,全區教育事業得到長足發展。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美蘭區教育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先后獲得“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和“海南省教育工作優秀城區”等榮譽稱號。這些成績是美蘭區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無私奉獻、努力拼搏的結果,是對廣大教師甘為人梯、勤奮工作的傾情回報。
記者?任錦雯
亮點
教學質量上升辦學特色凸顯
美蘭區堅持“以教研推進課改,課改促進教學,教學提升質量”的辦學之路,積極開展多樣化的教科研活動,常規教學長抓不懈,教育質量穩步上升,領跑海口。
2015年小學畢業測試,美蘭區英才小學、二十八小2所學校總平均分、總優秀率、總合格率進入全市前10名。農村學校,全區所有鎮中心小學(5所)的總平均分、總合格率均進入全市農村小學前十名,占了全市的半壁江山。
2015年和2016年中考,美蘭區的九中、十中、七中全市綜合評價指數均位列前十名,桂林洋中學、三江中學名列農村公辦中學前十名,美舍學校、山高實驗中學進入民辦學校前十名,全區中考優秀率、合格率均居四區首位。下一步,美蘭區將注重放大優質學校品牌效應,發揮輻射、示范和帶動作用。采取組建分校、聯合辦學、學校互助等形式,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在特色化辦學方面,美蘭區充分發揮作為全省唯一的“校園足球試驗區”優勢,安排專項資金,創建白沙門小學、新埠中心小學的“足球特色學校”,加強八小的“三棋”、英才小學的“國學”、靈山中心小的“海南八音”和大華中學的“瓊劇”等特色的建設及推廣,促進教育內涵發展。
亮點
邁開云教育腳步先行“互聯網+教育”
為順應時代要求,實現美蘭區教育現代化,美蘭區加快學校信息化建設步伐,從2011年開始,先后投入資金5303萬元,全面實施教育裝備提升工程,實現全區辦學水平標準化和現代化發展。目前,全區中小學擁有計算機5737臺,教師擁有計算機1335臺。配備多媒體教室985間,22所學校配備公共交互式多媒體教室,實現“班班通”,38所學校建立教師電子備課室,30所學校建立電子閱覽窒,90%的中小學已接入網絡?。
圍繞未來教育發展趨勢,美蘭區近年積極探索“互聯網+”教育,同步課堂就是美蘭區探索信息化教育的成果之一。它有效地把優秀的教育資源從城區轉移到農村,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通過引進“互聯網+”,美蘭區的教育變得更加高效便捷。近期,美蘭區還將繼續拓展這種嘗試,實現農村學校和城區優質學校的教育資源共享。另外,美蘭區還在海口市第九中學啟動了信息智慧教育,把北京四中優秀的互聯網研究成果運用到該校的教育教學中。
數字信息化的推廣,使得學生的課堂活了起來。翻轉課堂、同步課堂、智慧校園……在美蘭區的校園扎根綻放,它們正推動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學習環境和學習模式的深刻變革,引領美蘭教育向前發展。
亮點
學校布局更合理校園更美麗
近年來,省、市區政府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先后共投入約6億萬元用于校安工程、學校標準化建設、改薄工程和規范化學校創建等,全面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
美蘭區硬件的改善首先體現在布局更加合理。2013年至今,先后撤并了海口市演豐鎮昌城小學等16所不足100人的學校和教學點,將78所學校整合為47所,同時保留31個教學點。同時投入9800萬元,征地19.7畝,新建海口市美苑小學用于整合因舊城改造而拆遷的市流水坡小學、市九村小學;改建原海口旅職校白龍校區為美蘭實驗小學,用于整合附近的十五小、二十九小等舊城區“麻雀”學校。通過學校的撤并和改建新建,美蘭區的學位緊缺問題得到緩解,學校的布局更加合理。
其次,以學校標準化建設為契機,美蘭區各學校進一步改善了硬件條件。據了解,從2013年至2015年,美蘭區共投入3.8億元,組織實施校舍改造工程、學校體育場所改造工程、校園文化及校園綠化、美化工程等。
?
?
相關鏈接:
學位緊張?海口美蘭區擬建5所學校緩解招生壓力
海口老人走失2天 美蘭城管隊員把他送回家
海口美蘭區慰問教育工作者 探討全區教育事業再發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