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4年元旦前夕,習近平12月28日深入北京市供熱企業和敬老院,考察民生工作,
看望一線職工,慰問老年群眾,向全國一線職工表示慰問,向全國老年群眾致以祝福。
七個領域:編織民生幸福夢
2012年11月,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一次與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說:“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這七個“更”,概括了民生夢的七個重點領域,包括教育、就業、居民收入、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環境領域,把抽象的民生夢具體化了。
安居是民生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實現全體社會成員的住有所居。習近平指出,“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關系千家萬戶切身利益,關系人民安居樂業,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關系社會和諧穩定。”“人民群眾對實現住有所居充滿期待,我們必須下更大決心、花更大氣力解決好住房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經濟在發展,環境在污染。近年來,我國城鄉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2015年全國兩會,習近平參加江西代表團審議時,一再強調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不能手軟,不能下不為例。”
就業牽動著千家萬戶的生活。當前,我國就業工作面臨總體就業壓力大和結構性勞動力短缺、人才匱乏的突出矛盾。習近平指出;“就業是民生之本,解決就業問題根本要靠發展。”我國每年新增1000多萬就業人口,必須大力促進就業創業。
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習近平指出“中國將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不斷擴大投入,努力發展全民教育、終身教育,建設學習型社會,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努力讓十三億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獲得發展自身、奉獻社會、造福人民的能力。”
“健康中國”是十三五規劃的亮點之一。“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通過多種方式降低大病慢性病醫療費用;全面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堅持公益屬性,破除逐利機制。”一邊是健全社保網絡實現應保盡保,一邊是降低人們的就醫用藥費用,建議中提出的種種做法直擊“看病貴”問題,讓人們的健康生活更有保障。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實現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縮小城鄉、區域、行業收入分配差距。習近平指出,“要把落實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作為重要任務,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
習近平說:“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只有持續不斷地解決好民生問題,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才能充分調動和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
?
?
?
相關鏈接:
海南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結果:參評市縣區均合格?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