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天宮一號”經過對接后,被改造成為太空中一個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平臺,多名航天員短期駐留太空,參與完成多項科學實驗,載人航天工程取得關鍵性進展,第二步的第一階段任務圓滿收官。
此后,擺在航天人面前的,是補給以及循環利用技術,這些技術關系到未來空間站的組裝、航天員在空間站的生存等問題。第二步的第二階段就是要驗證這些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搭建起一個平臺,開展技術、應用等各類試驗,為載人航天工程 第三步,即建造中國空間站打下基礎。
空間站,和空間實驗室還不是一回事。它指的是可供多名航天員巡訪、長期工作和居住生活的載人航天器。前蘇聯發射建造的“禮炮”空間站與“和平號”空間站,以及由美國、俄羅斯、日本、加拿大、巴西和歐洲空間局共同建造的國際空間站就是其中比較知名的。
如今,中國走到的空間實驗室階段,更像是空間站階段的前身,是從載人飛船過渡到載人航天基礎設施的試驗性航天器。“天宮二號”挑起了其中的重擔。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