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鄭州,某樓盤進行搖號售房,一位購房者站在椅子上在大屏幕上尋找自己的號碼。 周波/視覺中國 攝
強臺風“莫蘭蒂”登陸沿海后所向披靡,但在浙江杭州市中心的各個角落,房產商絲毫無懼,使房產業(yè)幾乎成了唯一拒絕在臺風天放工的普通行業(yè)。
當地媒體報道稱,9月16日清晨6時,3000名購房者出現在杭州東北部的廣廈天都城售樓處,放盤的兩小時之內,376套房源售罄。這個立項10余年的項目,此次銷售均價超過了1萬元/平方米,可幾個月前,均價還是6000元/平方米。
高漲的房價讓當地青年難以承受。杭州白領王濤直言,從7月開始看房,越看心里越發(fā)毛。“現在上漲的趨勢讓人根本就喘不過氣來,爸媽一輩子攢了幾十萬元,一個星期內就可能完全蒸發(fā)了”。
如果年輕人待不下去了
這個城市也無法創(chuàng)新
樓市銷售旺季“金九銀十”的時節(jié),在2016年以爆發(fā)的方式沖擊著全民的神經。無論是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還是二線的鄭州、蘇州、杭州、南京等地,房價創(chuàng)歷史新高,頻頻登上報紙的頭版。
房價飆升,“地王”遍地,數量之多甚至創(chuàng)下了歷史紀錄。截至8月24日,今年全國單宗土地成交金額超過10億元的地塊共有300宗,而去年前8個月為150宗,同比暴增100%。
除此之外,總價“地王”也頻繁出現。單宗地超過100億元的總價“地王”達到了4宗,分布于深圳、上海、杭州、天津四地;超過50億元的有24宗,超過30億元的有77宗。并且,除了一線和強二線城市,武漢、濟南、石家莊、南寧、福州等二線中城市也開始成為“地王”頻繁出現的區(qū)域。
9月11日,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在一場經濟圓桌會上痛斥這一怪相,直言高房價對青年的“傷害”——“我覺得如果一個城市,年輕人覺得這個城市生活成本太高,待不下去的時候,這個城市是沒有未來的。北京就是這樣,有一些年輕人本來打算買房子,大概在5年前,集各種關系,所謂‘洪荒之力’還能買房子的話,現在很多人已經不想這個事了。如果年輕人覺得這個城市成本太高已經待不下去了,這個城市也無法創(chuàng)新?!?/p>
房價為何如此瘋狂?
曾任國泰君安證券總經濟師、首席經濟學家的李迅雷視角獨特:在貨幣超發(fā)的情況下,居民從“儲蓄養(yǎng)老”這一理念,變?yōu)椤百I房養(yǎng)老”,住房成為中國家庭資產配置的主要品種,這推動了房價不斷上漲。
他指出,從2000年末至2010年末的10年間,廣義貨幣(M2)復合增長率為18%,即從12.8萬億擴張到了72萬億。這10年也是房價漲幅最大的10年。但是從2010年末至今這五年半內,M2又翻了一番多。2010年之前,房價上漲主要表現為以人口大規(guī)模遷徙為特征的人口現象。在2010年之后,中國的房價上漲主要表現為貨幣現象,即居民儲蓄形式的變化,大城市房產作為一種儲蓄手段,在貨幣泛濫的情況下,不僅更多的居民儲蓄流向大城市,而且金融資產和房地產的配置比例也進一步提高。
統(tǒng)計數據顯示,瘋狂的房價背后有著銀行的鼎力支持。截至8月底,以A股上市公司中江蘇銀行、平安銀行、浦發(fā)銀行、華夏銀行和招商銀行五家銀行的半年報為例,2016年上半年,招商銀行個人住房貸款投放加大,上半年末余額達到6148.71億元,占個人貸款總額的比重高達20.32%;而2015年年底時,該公司的個人住房貸款占比為17.69%。浦發(fā)銀行今年上半年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3379.51億元,占個人貸款總額的46%,而在去年年底,個人住房貸款占比只有44.36%。
央行公布的房地產貸款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個人購房貸款增加2.36萬億元,已逼近2015年2.66萬億元的全年額度。
8月12日央行發(fā)布的數據表明,今年7月新增貸款4636億元,創(chuàng)2014年7月以來新低。更為重要的是,7月的新增貸款中幾乎全是房貸。這表明,房地產外的實體經濟基本沒有從金融體系獲得資金。
海通證券宏觀分析師姜超團隊指出,2015年以來,居民財富配置再次向房地產傾斜,居民貸款增速也大幅走高。今年上半年居民貸款增速接近20%,遠超存款增速,其中對應房貸的居民消費性中長貸增速已超30%,反觀居民其他貸款增速則大幅縮水至7%。居民面對不斷降低的存款利率和理財收益率,再加上房價不斷上漲帶來的壓力,被驅使進入房地產市場。根據該團隊的測算,今年上半年新增房貸與新增住宅銷售額之比(購房邊際杠桿率)達到55%,已超過美國、日本歷史峰值?!熬用褙敻坏禺a化,勢必會導致經濟的空心化!”
高房價擠壓小微企業(yè)和青年就業(yè)
房地產的“一家獨大”形成了明顯的擠出效應。
記者查詢上市公司半年報發(fā)現,由于整個宏觀經濟增速放緩,銀行業(yè)內質量高的住房貸款成為“香餑餑”,而小微企業(yè)開始被冷落。多家股份制銀行的人士指出,除了高房價刺激的居民購買需求外,近年來銀行將“保衛(wèi)”資產質量作為自己的第一要務。相對而言,高安全性的住房貸款受到歡迎,多數上市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不良率均在0.5%左右,遠低于1.83%的平均水平。
2016年上半年,平安銀行小企業(yè)金融事業(yè)部管理的貸款余額817.51億元,相比今年年初下降了12.48%。該行解釋為,受宏觀經濟影響,小微企業(yè)普遍經營困難,加劇了小微客戶的經營風險。招商銀行小微貸款余額也從去年年末的3107.77億元壓縮到今年上半年末的2921.91億元,降幅為5.98%。觀其報表,該行不良貸款增量77%集中在制造業(yè)、采礦業(yè)和建筑業(yè)三個行業(yè),經過資產結構持續(xù)優(yōu)化,上述行業(yè)貸款總額壓縮7.67%。
另一方面,高房價對青年職工的就業(yè)和生存帶來了巨大壓力。
南華大學教授羅萬里稱,就目前中國的住房市場價格而言,一線城市的住房價格早已與90%以上工薪階層無關。即使是武漢、鄭州這樣二三線城市的房價,多數的居民也是無支付能力購買。有些居民即使購買,也會對其整個家庭消費具有嚴重的擠出效應。
經濟學家易憲容撰文指出,一個名牌大學畢業(yè)生在北京工作5年,以年薪10萬元計算,5年積蓄至多20萬元。兩個人5年積蓄也至多為40萬元。兩個人結婚要在北京購買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兩個人積蓄還得加上男女父母雙方一輩子的積蓄,只能夠支付這套住房的首付。在這種情況下購房,嚴重的債務負擔馬上就來。同時,房價過高,不僅對購房者具有嚴重的消費擠出效應,而且對于租房者也具有嚴重的消費擠出效應。因為,房價過高,住房的租金價格同樣會快速上漲。
高房價令不少企業(yè)被迫外遷的同時,也“逼走”了一部分年輕人。據深圳規(guī)劃國土委的數據,2016年3月深圳新房成交均價環(huán)比上升3.9%,高達49989元/平方米,超出另外兩座一線城市北京、上海達20%。同時,深圳地價和房價過高對其他行業(yè)的擠出效應逐步顯現,近年由于租金成本和人力成本的明顯上漲,不少制造企業(yè)感受到了巨大壓力,被迫將工廠搬回了人力資源豐富、成本較低的城市。
羅萬里認為,今年沸沸揚揚的深圳“華為外遷”事件已是明證。房價過高會導致整個企業(yè)營運成本全面上升。而企業(yè)的營運成本上升遇上經濟的“L”型周期,生存空間驟降,解決的方法或是遷出高房價的城市,從而減少了這些城市的就業(yè)機會;或是壓低企業(yè)工人的工資水平,甚至裁員減負。
換句話說,高房價不僅掏空購房者的錢包,也在悄悄偷走人們的就業(yè)機會。
?
相關鏈接:
當用盡“洪荒之力”也買不起房子 高房價偷走青年飯碗??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