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湖州9月24日電(李倩倩 陳潔蔡俊)黛山疊翠,竹林掩映,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莫干山鎮何村村一家副食品店門口,一雙靈巧的手在竹絲之間靈活穿梭,手指翻飛之間,一根根翠竹化身竹筐、竹籃、竹籮……今年69歲的嚴火根,在經營著這家副食品店的同時,每天就坐在門口編織各種竹制生活用具。50多個春夏秋冬,手中的竹絲不曾放下,心中的熱枕也未曾消退。
“我們這兒家家戶戶門前屋后都種有竹子,竹制品在家里隨處可見,竹編在當時是一門很吃香的手藝?!闭f話間,老人手中的活不曾停下,時光卻伴隨著他的回憶倒退到50多年前,12歲的嚴火根拾起了這門手藝,這一編就沒再停下。
“竹編工藝品造型簡單,但工藝復雜,一開始就要經過上山挑選毛竹、刮節、劈篾、過劍門、刮光等多道工序,才算是做好了竹編條。然后,竹編工藝品的好壞就全是靠手藝人的經驗和手藝了?!眹阑鸶榻B說,越是小的工藝品,手工藝更為復雜,講究也更多。
以一個小小的竹籃為例,46根竹篾,要從籃底到籃身,再從籃身穿回到籃底?!斑@是竹編品中最難編織的,最快也需要4個多小時,編織中,要是用力不勻竹條就容易折斷?!?/p>
竹編手藝是個技術活,更是個傷手的活,嚴火根傷痕累累的雙手,便是竹條經年累月留下的“印記”。“在制作過程中特別容易傷手,比如被竹條劃傷、被竹刺刺傷等等?!睂τ趪阑鸶鶃碚f,手受傷已經成為家常便飯,有時手上扎了刺,還得忍著痛繼續編,拔不出來,也只有用創口貼簡單處理。
但是,手上的傷痛未曾消磨掉嚴火根的熱情,即使是在那段竹編藝人薪火不濟的艱難歲月,嚴火根也沒舍下這門當初的“謀生手藝”。
幸運的是,近年來,旅游的春風吹遍大地,德清也緊緊抓住機遇,依靠著自身好山好水好空氣的天然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伴隨著旅游的風生水起,竹編這門古老的手藝也迎來了嶄新的春天。
“現在外地游客越來越多了,很多人都喜歡我的竹制工藝品,訂單量也越來越大。”嚴火根美滋滋地告訴記者,寧波、南京等地的游客都會遠道而來向他預訂竹編工藝品,“一年中,訂單都排的滿滿的。”
旅游業的興起,帶來的不僅僅是觀光的人群,更是促發了當地民宿等產業的興起。自2007年莫干山第一家“洋家樂”的誕生起,民宿早已成為了德清對外交流的又一張“金名片”。在得到游客們喜愛的情況下,嚴火根精湛的手藝也博得了民宿的青睞。
在莫干山的一家民宿里,房間內的擺設新穎別致,竹籃成了換衣籃,竹籮成了滅火器框,竹盤成了水果盤,還有蔬菜籃、紙巾盒等,都有了更多的去處。竹編工藝品搖身一變,帶著地方風情的標簽,走出大山,登上更廣闊的舞臺。
“竹編的工藝品很美,有一種自然的味道。”來自上海的顏清(化名)深深喜歡上了民宿里的“竹編風”,更是表示此次回家要帶上幾件竹編產品,“讓家人也體會一下淳樸的氣息?!?/p>
清風徐徐,伴著幽幽竹香,店鋪門前,老人編織的身影依舊,歲月從布滿老繭的指尖流過,這份古老的技藝卻在一代又一代人不息的傳承中沉淀,綻放全新的生命力。(完)
?
?
相關鏈接:
“拇指熊”總監制張莉莉:談笑有鴻儒 往來盡匠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