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家住陜西省西安市的王某千里迢迢趕到四川省眉山市,找到彭山區人民法院的郭法官。“郭法官,我來賠錢,請趕緊把我從黑名單里刪除吧。”王某著急地說。
原來,準備坐飛機送孩子上大學的王某發現,不論在網上還是到售票點,用自己的身份證怎么都買不了飛機票,一打聽,原因是自己因拒不履行法院生效裁判確定的義務,被納入了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王某這才想起3年前的一場官司。2013年10月2日,王某駕駛汽車在眉山市與何某的車追尾,經交警確認,王某負全責。當時,在交警隊的主持下,兩人達成調解協議,王某賠償何某4200元,王某卻一直不履行。無奈之下,何某向法院起訴,王某以為自己不是眉山本地人,法院拿他沒辦法,不僅審判時不到庭,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仍然拒不履行。沒想到,正是因為這4200元,王某進了“老賴”黑名單,不僅坐不了飛機,高鐵票也買不上,真是“寸步難行”。
類似的情況,全國各地每天都有發生。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健全多部門、跨地區、跨行業聯動響應和聯合懲戒機制,強化企業信用依法公示和監督。今年初,最高人民法院與43個部門簽署《關于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凡是進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老賴”,將受到聯合懲戒:不得考公務員、不能進入事業單位、不能擔任國有企業“老總”和事業單位負責人、不能支取公積金、不能買房……
記者了解到,一家上市企業曾在當地“呼風喚雨”,過去打官司輸了,從不主動履行,法院執行局只能一次次上門催促。最近,該企業又敗了官司,卻一改常態,積極聯系法院要求履行。原因是,一旦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企業經營業務將受限,影響到幾位高管,信息披露后,還會打擊股民對該企業的信心。
“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聯合懲戒,扭轉了長期以來法院執行工作的被動局面,讓‘老賴’可恥、失信受懲成為共識。”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肖建國說。
如今,信用懲戒的網還在不斷擴大、越織越密。在百度搜索“老賴”,第一條便是最高法公布的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可查到有信用污點的個人和單位;江蘇蘇州等地商業區、廣場、火車站的大屏幕上滾動曝光失信被執行人;福建石獅等地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最高人民法院與支付寶等合作,限制“老賴”通過網絡支付平臺貸款、租車……
“一些農民工拿不到血汗錢而不敢回家過年,拖欠工資的老板卻享受奢靡生活;一些交通事故受害者亟須賠償款救治,肇事者卻逃之夭夭。人民法院應該充分發揮職能,用足執行手段,不讓這類事情再發生。”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劉貴祥說。
近年來,除了信用懲戒,對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法院裁判、情節嚴重的“老賴”,各地法院越來越多地采取拘留、罰款、追究刑事責任等措施,形成威懾效應。
今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表示,“人民法院將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據統計,截至9月10日,最高法已累計發布失信被執行人505.37萬例,限制477.58萬人次購買飛機票,限制158.72萬人次購買列車軟臥、高鐵、其他動車組一等座以上車票。
?
?
相關鏈接:
個人信用報告驚現異地貸款 小伙疑自己身份被冒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