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2月26日被“設套”抓進網戒學校山東科技防衛專修學院,16歲女孩陳欣然便開始了噩夢般的生活,這所學院成了她人生中“恐怖、自私、失格的牢籠”。離開后不到幾個月,也就是前些天,她將母親捆綁致死。據澎湃新聞報道,山東教育部門已組成省市區聯合調查小組,對涉事學校被曝光的抓學生、暴力體罰等亂象介入調查。
????不少人還未從少女弒母的震驚中走出,又再一次被網戒學校的“猙獰”面目震撼:教官動輒毆打學生,還在他們中培養“打手”,對逃跑者暴打,逼學生對著便池吃飯……媒體說其是“青少年的牢房”,但牢房也不帶這樣的,這更像是“集中營”。
????無獨有偶,8月底,2009年被衛生部叫停“電休克治療網癮”的臨沂第四醫院網戒中心,也因“電擊療法”仍在而被再次推到輿論浪口。這兩起事件的輿情指向,均在質疑網戒機構的設立及治療手段的合法性,也都在呼吁要切實加強對網戒機構的監管。
????以限制人身自由、暴力或電擊形式進行網戒,其傷害甚至比網癮之類危害更甚,就算能讓某些所謂問題少年的問題戒除,也是以其身體和心靈遭受另外一種傷害換取的。
????從法律層面講,限制人身自由有著嚴格的法定適用條件,像刑訴法所規定的監視居住、取保候審等,就連公權機關都不得隨意行使,何況是這類資質不明的機構;而對那些青少年施暴,也明顯涉嫌虐待。
????有網戒機構或許以家長認可為由予以推脫,但侵害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是法律所禁止的行為,無論如何都不可胡作非為。2010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課題組就發布專門報告,詳細分析了網戒機構矯治過程中的種種問題: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矯治機構的資質認證混亂、師資力量良莠不齊,矯治機構管理混亂,矯治理念單一、方法合理性不高等等,處處點中網戒機構要害。
????2013年,有關部門下發了《未成年人網絡游戲成癮綜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提出要“提高網癮干預及控制能力”,包括積極研究網癮干預機構的性質,通過立法明確設置條件和管理規定;依法建立監管制度等。
????但時至今日,立法對此仍是空白,設置條件仍不清晰具體,由此造成網戒機構五花八門,有的是教育部門批準的民辦教育機構,有的是勞動部門審批的社會類培訓機構,有的是工商部門批準的公司培訓機構。在這種情況下,對網戒機構的監管存在空白就不足為怪。
????破解網絡成癮問題需要綜合治理,規范網戒機構已刻不容緩。最起碼應盡快明確網戒機構的設立條件和管理標準,以免“魚目混珠”。不管網戒機構屬于何種性質,都必須在現有法律框架內行事,絕不允許以侵害他人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為手段,否則該取締的要取締。其次,要明確網戒機構的監管責任主體,在多頭審批并存的當下,按照“誰審批誰監管”的原則,嚴格履行監管責任,監管不到位的,應予以問責,這是權責對等原則的必然要求。
????而針對“少女弒母”惡性案件背后被曝出的網戒中心之亂,監管溯責不可輕縱:只要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和虐待、故意傷害等行徑坐實,就應追究責任,還要基于這些可能的“案底”,對涉事院校資質重新評估,最終以嚴肅追責為網戒機構監管立起標桿。
?
?
?
相關鏈接:
林志玲與閨蜜左手合影曝光 其余6人都戴了婚戒?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