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犬咬人的微博,閱讀量超過了1880萬人次。
近日,一只白色中型犬在北京市朝陽區永安里、雙井、勁松一帶咬人,據北京市朝陽區疾控中心初步統計,近30名市民被咬傷,包括一名4歲兒童。另據北京市疾控中心消息,在今年中秋小長假期間,北京市犬致傷人數超過2000人。
在全國層面上,根據有關部門發布的2015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統計,狂犬病死亡人數為744人,居當年報告死亡數傳染病第三位,前兩位是艾滋病和肺結核。
流浪犬咬人事件頻發
9月22日,據媒體消息,此前在北京市朝陽區永安里、雙井、勁松一帶咬人的流浪犬已被找到。
據有關部門稱,這只流浪犬是在北京市朝陽區小紅門附近被“捉拿歸案”的,是一只白色中型犬。經一名傷者辨認,該犬確實曾咬傷自己。朝陽區疾控中心也表示,再無新增被咬傷人員就診。
9月20日中午,有網友在微博上發消息稱,在北京市朝陽區光華路、永安里附近,多名行人被一只流浪犬咬傷。
據該網友稱,其家人在永安里附近被這只流浪犬咬傷,隨后他帶著家人前往疾控中心注射狂犬疫苗。在疾控中心,該網友看到多名傷者同樣被流浪犬咬傷。根據傷者描述,大家都是被一條長40厘米左右的白色流浪犬咬傷。
隨后,當地警方多個派出所接到報警電話稱有市民被流浪犬咬傷,警方迅即派出警力進行圍捕。
該事件還成為微博熱點事件,一條名為“北京永安里瘋犬咬人”的微博閱讀量瞬間飆升,截至9月25日8時,閱讀量突破1880萬人次。
近年來,北京多次發生包括流浪犬在內的犬致人死傷事件。據北京市疾控中心消息,就在今年中秋小長假期間,北京市犬致傷人數超過2000人。
記者根據公開報道搜索發現,類似流浪犬傷人事件在各地頻發。
對此,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法治政府與地方制度研究中心主任熊文釗告訴記者,流浪犬咬人事件多次發生,已經轉化成一個社會問題,需要各地政府及社會公眾給予高度關注,對流浪犬進行集中管理。
針對流浪犬咬人事件頻發,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環球法律評論》副主編支振鋒向記者表示,地方政府應該下定決心解決流浪犬問題。此前,支振鋒曾就養犬管理立法進行深入調研。
流浪犬多源于棄養家犬
9月23日6時許,為了觀察小區內的養犬情況,天剛蒙蒙亮,記者就走出家門,來到小區里。
記者所在的居民小區位于北京市朝陽區。記者剛走出居民樓,就聽見一聲“早啊”,抬頭一看,原來是本樓一位老年鄰居,手里還牽著他家的黃色小犬。
鄰居的孩子工作后,不在身邊住,老兩口兩年前養了一只小型犬,從此以后,記者早晚下樓,總能碰到。鄰居家的犬外出時,一直拴著犬鏈,但在電梯里,卻從未戴過嘴套。
沿著小區道路往前走,剛走到十字路口,一條棕色卷毛小犬從一輛汽車邊無聲無息竄出來,把記者嚇了一跳。不遠處,一位中年婦女拎著卷成一卷的犬鏈,慢慢悠悠走著。
記者所在的小區有一個公共健身場所,旁邊還有一大塊空地,當記者趕到這里時,有5只小犬和一只中型犬在互相追逐,都沒有系犬鏈,犬的主人則圍在一起聊著家常。
記者又圍著小區馬路轉了一圈,前后碰見4次居民遛犬,其中3次不系犬鏈,小犬跑前跑后圍著主人又蹦又跳。
根據《北京市養犬管理規定》,攜犬出戶時,應當對犬束犬鏈;攜犬乘坐電梯的,應為犬戴嘴套;不得攜犬進入公共綠地、社區公共健身場所等……
記者當天早上遇見的11次遛犬行為,比照《北京市養犬管理規定》,違法率為100%。
在一位小區居民看來,這種違法養犬,后果還不算太嚴重,畢竟犬都是有主人的,令人擔憂的是違法棄養犬之后成為流浪犬。
據媒體報道,在西安市,警方每年收容的流浪犬在4000只左右,其中大部分是棄養犬,目前警方已經收容處置了近4萬只流浪犬。
在天津市,據當地動物保護機構公布的數據,流浪犬總量超過150萬只,多數是人為遺棄,“每天都有相當數量的寵物被遺棄”。
在江蘇省南京市,2007年至2015年10月,當地警方收容流浪犬總數已經超過3萬只。經實地走訪了解,這些流浪犬,除了少部分屬于走失外,大多是遭主人遺棄。
……
熊文釗表示,現在養犬的人越來越多,但犬主人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將犬遺棄,原因在于我們沒有對棄養人進行行政處罰,沒有追究棄養人的責任。
在熊文釗看來,針對流浪犬,地方政府的兜底管理責任在一定程度上缺失,比如沒有足夠的收容場所對流浪犬實施集中管理和處理,減少公共場所的流浪犬數量,沒有對流浪犬實施衛生防疫,防止對城市市民產生危害。
在支振鋒看來,正是由于犬的主人違法將家犬遺棄,才使流浪犬無人管束頻發咬傷市民,形成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
支振鋒告訴記者,在更深層面上,各地的養犬管理法規針對棄養犬的行政處罰過輕,無法觸動養犬人糾正違法行為;與此同時,各地養犬管理涉及多個部門,管理體制并不順暢,無法對流浪犬進行有效管理。
“我們在調研時去過一個流浪犬收容中心,里面收容了很多流浪犬,每天花費非常大,但我們實際上沒有足夠經費養那么多流浪犬,納稅人的錢也不應該這樣花費。”支振鋒說。
國務院可出臺行政法規
目前,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流浪犬出沒在各個城市的大街小巷,已經成為影響城市居民人身安全的隱患。
那么,這一隱患該如何消除呢?
熊文釗認為,根據立法法的規定,地方可以根據本地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養犬管理屬于城鄉建設與管理范疇,“可以地方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規”。
熊文釗告訴記者,從源頭上來說,要加強養犬登記管理,同時要加大養犬人的責任,對棄養人進行追責;從政府管理上來說,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加強養犬監督,對于犬主人確實不愿繼續養的犬、無主或無人領養的流浪犬,政府應該承擔兜底責任,實施集中收容,進行無害化處理。
“對于社會各界建立的關愛動物社團收容和領養流浪犬,政府可以加強扶持。”熊文釗說,“總之,社會各界應該多管齊下,解決流浪犬問題。”
支振鋒認為,養犬問題屬于地方事務,由地方進行立法,但在各地進行地方立法的基礎上,可以考慮由國務院出臺行政法規,對養犬涉及的共性問題、原則問題進行規范,有利于各地遵照統一執行。
支振鋒的看法是,首先要采用科技手段加強養犬管理,比如上海規定犬必須植入生物芯片,芯片中要有犬主人的姓名、單位、聯系方式、注射疫苗記錄等信息。無論是主人遺棄,還是自行走失,通過掃描電子芯片可追蹤相關信息,督促主人依法養犬。同時,對于違法棄養的,規定更為嚴厲的處罰,減少家犬變成流浪犬。
“其次,凡是在公共場所沒有主人牽著、也沒有植入電子芯片、沒有相應信息牌的,統統視為流浪犬,養犬管理部門有責任予以捕捉。”支振鋒認為,“捕捉之后,養犬管理部門設定公示期,公告認領;沒有人認領的,再設定30天或者90天的領養公示期,沒有人領養的,可以做無害化處理。”
“最后,相關部門在養犬事務上各管一段的養犬管理體制亟待理順,執法積極性不高的問題亟待解決。”支振鋒說。
這種緊迫性顯而易見。
9月24日,有媒體報道,在浙江省嘉興市,一只流浪犬連續咬傷11人,其中年齡最小的兩歲,年齡最大的75歲,一名小學生傷勢嚴重。
?
?
相關鏈接:
瘋狂咬人白狗被抓 警方正聯系傷者做進一步核實
當狗咬人成了新聞會怎樣?
北京又現惡犬咬人致多人受傷 瘋犬該如何處置?
老虎咬人細節:事主距平臺僅13米 3只虎“涉事”
男子躁狂發作咬人鼻子 判賠40萬免予刑事處罰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