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ST慧球開盤不久就跌停,此前一天,ST慧球因“重大訴訟事項未披露”而全天停牌。
對于ST慧球的第一大股東深圳市瑞萊嘉譽投資企業(有限合伙)(簡稱“瑞萊嘉譽”)而言,當前正騎虎難下。自7月21日舉牌以來,遭遇諸多麻煩,先是上市公司拒絕披露其舉牌信息,再是ST慧球因信披違規被實施ST處理,最近又被曝受15億元的訴訟牽連。
按照9月27日ST慧球的股價計算,舉牌ST慧球約兩個月,瑞萊嘉譽已浮虧過億元。但瑞萊嘉譽“不改初心”,在慧球被ST后繼續增持。
舉牌兩月浮虧過億元
9月27日,停牌一天的ST慧球復牌,低開后迅速跌停,12.39元/股的價格是其2016年以來的最低價,也低于瑞萊嘉譽的舉牌價。
自7月21日始,瑞萊嘉譽就分批次在二級市場買入ST慧球股票,截至9月22日,瑞萊嘉譽持有ST慧球10.46%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
瑞萊嘉譽購入ST慧球股票分三個階段。7月21日至7月28日,通過上交所大宗交易平臺或集中競價買入ST慧球1974萬股,持股比例為4.999978%,共斥資2.99億元。
在該次增持后,瑞萊嘉譽表示,將借助上市公司平臺,整合優質資產,增強上市公司的持續發展能力和盈利能力,提升上市公司價值。“將視情況而定是否在未來12個月內改變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或者對上市公司主營業務進行重大調整。”瑞萊嘉譽還宣稱不排除12個月內對上市公司有重組計劃。
8月11日至9月5日,瑞萊嘉譽因“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看好”繼續增持ST慧球1974萬股,花費3.2億元,增持完成后,其持有ST慧球的股份達到10%,并宣布未來將繼續增持ST慧球股份。
之后,當上市公司因信披違規被ST處理后,瑞萊嘉譽依舊增持,9月14日至9月21日,其通過二級市場增持181萬股,花費2500萬元。
至此,瑞萊嘉譽通過二級市場,在2個月的時間里,斥資6.44億元,共購入ST慧球4129萬股,持股比例達10.46%。
按照9月27日ST慧球12.39元/股的價格計算,瑞萊嘉譽持有的股份目前市值為5.12億元,約兩個月時間,瑞萊嘉譽浮虧1.32億元。
遭交易所問詢,系借款6億“炒股”
瑞萊嘉譽逆勢增持ST慧球的行為迎來質疑。8月10日,上交所發函要求瑞萊嘉譽就市場質疑相關事項進行解釋。
通過上交所的追問,瑞萊嘉譽披露,其舉牌ST慧球的資金來自于借款。
今年6月15日,瑞萊嘉譽分別向北京州際田野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簡稱“州際田野”)、朱斌、北京禾佑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天元創展投資有限公司等合計借款6億元,還款期限至2021年6月14日,借款年化利率6%。
瑞萊嘉譽成立于2016年4月28日,主要股東為張琲,持有瑞萊嘉譽90.9%的股份;深圳市前海瑞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9.1%股份。
瑞萊嘉譽稱,其執行事務合伙人為深圳市前海瑞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后者控股股東為深圳市前海瑞萊小瑋金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股權相對分散,無實際控制人,因此,瑞萊嘉譽無實際控制人。
在8月10日被上交所問詢后,次日,瑞萊嘉譽全體合伙人就和州際田野“友好協商”并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書》,約定張琲向州際田野轉讓其持有的瑞萊嘉譽的認繳出資份額,并將瑞萊嘉譽的認繳出資額增加至6億元。
等到上述協議完成后,瑞萊嘉譽的借款將全部得到清償,則不存在借款問題。瑞萊嘉譽規避了“借錢炒股”的形象,張琲則在公司成立4個月后迅速退出。
截至目前,該公司未持有其他上市公司5%以上的股份。
擬改組董事會,獲取控制權?
在舉牌的過程中,瑞萊嘉譽入主上市公司的想法已經顯現,但遭到上市公司現管理層的抵制。
在瑞萊嘉譽達到舉牌線時,ST慧球未披露其提交的權益變動報告書,后在上交所問詢后,ST慧球才做出披露。
8月9日披露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中,瑞萊嘉譽稱視情況而定是否未來12個月內改變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或者對上市公司主營業務進行重大調整;將視市場情況而定是否未來12個月內對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的資產或業務進行出售、合并、與他人合資或合作的集體計劃,或上市公司擬購買或置換資產的重組計劃。
但僅過了一天,瑞萊嘉譽就“反悔”,提交補充報告稱,截至信息公告日,沒有對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改變或調整的計劃,也沒有對上市公司進行重組的計劃。
9月13日,瑞萊嘉譽終于開始試圖行使股東權利,提請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罷免ST慧球原董事董文亮、溫利華,以及三位獨立董事,修改公司章程,選舉其推選的人選為公司董事,試圖重組董事會,并暫停此前管理層進行的收購業務。
9月22日,該提議被披露出來。
ST慧球方面,公司實際控制人仍不明朗。ST慧球在原實際控制人顧國平辭去上市公司所有職務,持股僅1.8%的情況下,依舊認定其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顧國平則聲明稱已無意控制上市公司,并表示不是ST慧球實際控制人。
前匹凸匹實際控制人鮮言則被傳介入ST慧球的經營管理。
ST慧球回應上交所的問詢中稱,鮮言被聘用為上市公司證券事務代表,負責處理公司信息披露事務。
一個壞消息是,上海市高院已受理關于ST慧球的股權轉讓糾紛。作為第三被告,ST慧球被訴請承擔合計15億元的連帶擔保責任。9月27日晚間,ST慧球披露了關于15億連帶責任擔保的訴訟情況,并表示,公司董事會認為該擔保事項系違規擔保,本公司不應該、不認同、不接受因此承擔相關擔保責任。
對于瑞萊嘉譽而言,改組董事會、獲取上市公司控制權,進而實現自己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背景
今年以來私募舉牌15家上市公司
相較于寶能舉牌萬科后漫長的爭奪戲碼、陽光保險舉牌逼停伊利,私募舉牌上市公司引發的市場動蕩更少,但不代表私募舉牌案例就少。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私募舉牌上市公司案例已達15例。
這些舉牌的案例中,有的只是賺取差價,有的“玩得”更大,看重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權。
重慶信三威舉牌步森股份,是在步森股份剛完成實際控制人變更后,跟著進入。外界分析,其是看好新的實際控制人將會對上市公司進行資產重組,因為步森股份目前的主營業務持續虧損。
創勢翔舉牌通達動力沒多久,后者就停牌重組,目前,依舊處于停牌中。
只是看好上市公司重組預期的舉牌還算溫和,有的私募則是奔著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權而去。如瑞萊嘉譽,持有ST慧球逾10%股份后,提出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改組董事會,謀求上市公司控制權。
宋曉明旗下的長城匯理舉牌*ST亞星后,于今年5月成為*ST亞星的控股股東,宋曉明成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
宋曉明控制*ST亞星后,豁免了上市公司原實際控制人的承諾,之后就籌劃新的重組事項。對*ST亞星而言,由于2014年和2015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面臨退市風險,重組成為“保殼”的一個重要方式。
不過,都是舉牌,舉牌后的結果卻是冰火兩重天。
今年最著名的私募舉牌失敗案例非創勢翔莫屬。創勢翔舉牌欣泰電氣后,后者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因IPO造假被強制退市。創勢翔則損失慘重,創始人也轉讓了股權。
據媒體報道,私募排排網披露的股票策略私募基金8月行業報告顯示,私募大佬羅偉廣執掌的廣東新價值旗下“陽光舉牌1號”以66.89%的收益率拔得了當月業績頭籌,而同期可比同類型私募基金平均收益率為1.63%。舉牌上市公司,讓羅偉廣在8月出盡風頭。
業內人士稱,除了潛伏重組股,私募更傾向于舉牌高現金流、股權分散、大股東持股比例不高的公司。ST公司被舉牌,正是舉牌方看中了它的殼價值。(記者朱星 李蕾)
?
?
相關鏈接:
倫敦金屬交易所基本金屬期貨價格5日大部分下跌
萬科重組被深交所問詢?獨董回避投票引交易所關注
深交所大樓被中央巡視組要求整改 交易所巨額收益如何處置
全國性票據交易所籌備“進行時” 是否強制推行電票成焦點
倫敦金屬交易所基本金屬期貨價格29日大部分下跌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