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中旬,美國猶他州報告一例感染途徑未知的“獨特”寨卡病例。經過兩個多月的調查,美國研究人員提出,這名患者可能是在照顧感染寨卡病毒的父親時,因接觸到父親的眼淚或汗液而感染。
寨卡病毒主要通過蚊蟲叮咬傳播,也有少數人經性行為傳播。而這名患者的獨特之處在于,他沒有任何已知的感染風險因素,既沒有去過寨卡流行地區,也沒有與寨卡病毒感染者發生過性行為,唯一問題就在于他曾照顧患有前列腺癌、后感染寨卡病毒的父親。后者是美國大陸死于寨卡病毒的第一人。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此前公布的調查顯示,該患者曾與他的父親有過擁抱和親吻等親密接觸行為。猶他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新一期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的研究透露了更多細節:該患者父親今年73歲,2003年從墨西哥移民來美國,在染病前曾在寨卡流行的墨西哥西南部沿海地區停留過3周,回美后出現寨卡癥狀并入院治療。他的兒子38歲,身體健康,探望父親時曾在未戴手套的情況下為父親擦拭眼淚,并協助護士幫助父親在病床上翻動身體,但沒有接觸過父親的血液或其他體液。
該研究試圖解決兩個問題,一是為什么感染寨卡病毒會導致父親死亡。研究人員說,寨卡病毒致死的情況極其少見,死亡病例主要是由寨卡病毒可能導致的格林-巴利綜合征導致,而全球迄今總共報告9例與這種神經系統疾病無關的寨卡死亡病例。他們猜測,死亡與這名73歲老人體內的病毒比一般患者高出10萬多倍有關,而寨卡病毒之所以在其體內大量復制,可能與他患癌體質虛弱有關。
二是兒子如何從父親那里感染寨卡病毒?研究人員認為,感染途徑應該是父親的眼淚或汗液,而眼淚或汗液之所以能傳染寨卡病毒,也是因為里面的病毒數量極高。與普通的寨卡患者握手,是沒有感染風險的。
此前曾有動物實驗顯示,寨卡病毒能在成年實驗鼠眼睛里存活,并有可能通過眼淚傳播,但尚未確定人類也會經過這種途徑感染寨卡病毒。
?
?
相關鏈接:
加強防控工作 海南省衛計委開展寨卡病毒防控知識培訓
粵增1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河南首例輸入性寨卡病毒病患者病情穩定
遠離“寨卡” 中秋健康出游
遏制寨卡仍需控蚊與自我防護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