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新農村
沈家嶺、周灣、繼紅村、頡嶺村、高寨村……在近一周的采訪行程中,“精準扶貧”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也因此得見了平時很難有機會到達的廣袤甘肅農村地區。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幾乎被用到爛俗的標語,我在這次經歷中有了相當深刻的體悟。動輒一兩個小時的山路,在各種急轉彎中盤旋前進,雖然梯田環抱中的風景足夠悅目,但還是不可避免地想到,過去沒有這些盤山路,村民出來一趟要多不容易。聽當地干部說,這里修一條公路的成本是平原地區的兩到三倍。而如今得益于這些努力,農用三輪車、摩托車甚至小汽車進入大山里的百姓家,讓城市與農村的交流變得便捷,不光能讓山里的“寶藏”走出來,更能讓外面的思想和技術進入農民的視野。
雖然走訪的幾乎都是貧困地區,但整體的村容、農民家的陳設都令我有些意外——完全不是想象中封閉落后的山村模樣。我的童年時期,也有不短的時間生活在北方農村,從經濟條件來看,家鄉農民要比這次見到的甘肅農民好上許多,且不那么依賴農業,多數人除了種田之外,還有自己的小生意。但是,家鄉的村容比起這里,卻似乎差上那么一點兒:至今仍有主干道路段坑坑洼洼,每到雨雪天氣就泥濘難行。而在沈家嶺、在頡嶺村,整潔的柏油路和隨處可見的新房子,確確實實說明了當地精準扶貧的成效。
今年上半年,我曾參觀北京市通州區仇莊村,也是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單位。仇莊村委會統一規劃,家家戶戶都建了同樣形制的房屋,像一座大型的住宅小區。而在平涼市崆峒區的賈洼村,我也見到了同樣的場景,村民整體搬遷到新村,即將住進一棟棟灰白相間的二層小樓。
當然,除了硬件,農民的思想狀態和文化水平給我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幾乎每個村子都有文化廣場或活動中心,健身器材、宣傳壁畫、閱讀室、公共衛生間一樣不少。蘭州市七里河區魏嶺鄉沈家嶺村的村民朱應平,靠種植百合、雙壟玉米等成了全國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科技示范戶;平涼市靜寧縣界石鋪鎮繼紅村的一位老黨員家,一進門就是取自廬山白鹿洞書院西廂房廊柱的對聯:“雨過琴書潤,風來翰墨香”,充滿了書香氣息;而在今年剛剛脫貧的慶陽市環縣高寨村村民李鵬智的家,一臺電腦赫然擺在臥室桌上,與四周簡樸的擺設格格不入,李鵬智說,他的兩個兒子都在蘭州上大學,這是他們買的,兒子不在家的時候,老兩口雖然不會上網,也總是收拾地干干凈凈。
我想,這才是扶貧更重要的意義。蓋新房固然重要,但只有思想上脫貧,才能真正改變這些山村的命運。
采訪團的“十八般武藝”
重走長征路,是追尋之旅,更是新聞富礦。紅軍用過的裝備、當地百姓譜寫的歌曲、山村里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背后都是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作為“長征路上奔小康”大型主題采訪甘肅站的一員,一周的行程,不僅給自己上了堂歷史課,也見證了采訪團一路的敬業和“全能”。
采訪團中,有的記者已經年過半百,而最小的才20歲出頭。此次走過隴東8個縣區,除了采訪和休息,幾乎有一半的時間在爬山路,不過沒有一個人掉隊,始終保持著高產的工作狀態。
因為參加采訪的都是網絡媒體,隨時隨地報道成了常態,白天發微博、推微信,晚上撰寫PC端稿件,一部手機、一臺電腦就是一個小小的編輯部。
走進基層,就要善于從細節中挖掘生動的故事。于是,除了既定的采訪安排,不少人主動走街串巷跟老鄉交流,獲取第一手采訪資料。“過去,我們村種小麥,經濟效益低,現在,改種百合、玉米和洋芋,政府還補貼種子。我又用精準扶貧貸款買了幾十頭羊,估計再過一兩年就能拿到收益。”村民一邊說,記者一邊算,一來二去,一本“脫貧賬單”就此出爐了。
采訪設備也是五花八門。有的記者手機、單反相機、電腦齊上陣,提供最新鮮及時的報道;有的記者攜帶了無人機和VR相機,用航拍和全景視角為讀者呈現身臨其境的體驗。
工作之余,采訪團成員也給人帶來頗多驚喜。一位采訪團成員始終身著紅軍戎裝,在長征紀念館、陜甘寧省委省政府舊址、在八路軍駐蘭辦事處,似乎把人帶回那段硝煙歲月。
而在1934由劉志丹、習仲勛等中共早期領導人建立的南梁列寧紅軍學校,采訪團到達的時候,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正在上英語課。學校的教學條件雖然不錯,卻沒有外教,孩子們很難學習到地道的口音。隨團采訪的美籍專家曾在中國當過兩年英語老師,“挺身而出”和孩子們進行交流。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幾分鐘,但從學生興奮的笑臉上能看出,他們有了一次難忘的體驗。
更有一位記者利用采訪的閑暇時間,手繪了在甘肅走過的路線,收獲了一份屬于自己的“長征地圖”。
如今,漫長又短暫的行程雖已結束,但對采訪團成員來說,追尋長征精神,關注老區發展,不會走到終點。(文/千龍網記者馬文娟)
?
相關鏈接:
【網絡媒體走轉改】:最受歡迎的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