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4日,早上5點從保亭出發,上午到達海口求購機械、開發票、簽合同,下午3點返回保亭參加脫貧攻堅反饋會議暨1-8月份經濟工作會議……”這是省婦聯派駐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共村村委會第一書記隋耀達所寫的一篇工作日記,當天他忙得連午飯都沒有吃。家在海口,女兒只有2歲多,他卻沒空回家看看。
從2014年主動報名下鄉扶貧,近三年來,隋耀達一直保持著這樣的習慣:每天晚上寫一篇工作日記。而今,這樣的工作日記已經寫了10本,堆起來厚厚一摞。這些工作日記忠實記錄了這位扶貧干部每日所經歷的酸甜苦辣。南國都市報記者許欣賀立樊/文陳衛東/圖
A
忙到下午才吃上飯,3個人吃午飯花了46元
9月29日,對隋耀達來說是普普通通的一天,也是難以忘懷的一天。
當天上午,他和村委會干部結伴去保亭稅務局,為村里的合作社辦理了報稅手續;然后直奔合作兄弟單位落實了黑山羊養殖場加工設備運輸事宜;中午11點從保亭出發,直奔海口提取此前預訂的加工設備。
從保亭到海口車程三個小時,下午2點鐘下高速路后他們先去預約了一輛貨車,在去倉庫提貨之前,抽了20分鐘時間在金盤一個小面館吃了午餐。3個饑腸轆轆的漢子,每人吃了一碗面,一共花了46塊錢。隋耀達自掏腰包付了賬。
“今天的任務非常重要。我們需要把這批設備運回保亭,這是我們村黑山羊養殖場的硬件設施。”在三人結伴去倉庫提貨的過程中,隋耀達一直在念叨關于建設黑山羊養殖場的事。黑山羊養殖,是共村脫貧項目之一,單省婦聯一家單位,就已經在該項目一期工程上投入30萬元,身為省婦聯派駐干部,隋耀達事事親歷親為、一絲不茍。
B
開自家車為農民辦事,一年跑了4萬多公里
隋耀達平時辦事所開的越野車,是他在去年10月份用多年積蓄購買的,還不到一年,這輛車的行程已達44585公里,而且更換了一次輪胎。“每次出差都是他開著自家的車,自掏腰包給車加油、給大伙吃飯。”共村村委會會計黃開端說。
“光說辦黑山羊養殖場這一件事吧,我們花了大量時間去做市場調查,已經完成了項目環評設計、工程監理、與村民合作簽訂合同等多項工作,光可行性報告就寫了40多頁。”隋耀達說,在幫村民尋找脫貧致富門路的同時,他還希望通過這件事樹立起農村合作社規范化成長的標桿,“我們希望這個項目長長久久地做下去,走可持續發展的路,成為黎苗山鄉的搖錢樹,所以,必須嚴格按國家要求和規范的程序辦理各項手續。”
C
見義勇為獲得獎金,他全部捐出給村里
去年12月份,南國都市報曾報道過隋耀達的事跡:面對熊熊燃燒隨時可能爆炸的汽車,他挺身而出排除險情,救助傷者;面對司機撞車后被困車內生死不明的車禍現場,他果斷沖上前救人,并及時將傷者送到醫院搶救……連續多次出手救人的隋耀達,獲評為第五屆海南省道德模范之見義勇為模范。
2014年12月26日,保城發生一起交通事故。面對熊熊燃燒隨時可能爆炸的汽車,他挺身而出排除險情,救助傷者。救人后隋耀達并沒有告訴家人和單位同事。直到2015年2月2日,保亭什玲鎮被救婦女委托保亭婦聯將錦旗轉送給隋耀達時,這件事才被大家知曉。2015年5月底,保亭綜治委調查核實后,決定確認隋耀達為見義勇為人員,并給予2萬元現金獎勵。但隋耀達轉手把2萬元現金全額捐給了自己駐村的村民,用來幫助村民們安裝太陽能路燈,在當地傳為佳話。“以前沒有路燈,到了晚上黑燈瞎火,村民騎摩托車會經常掉到溝里。”共村村民黃春鑾說,“有了路燈,晚上老人們可出門散步,孩子們可出門玩耍,感覺我們的日子和城里人差不多了。”
這樣見義勇為的事接連發生過很多次。隋耀達每次獲得嘉獎,會以最快的速度拿這些獎金去扶貧。去年中秋節前,他買了550盒月餅送給自己先后工作過的界水村委會、共村村委會的500多戶村民,一家不漏。村里建文化室、辦養殖場他都主動捐錢。從2014年至今,隋耀達累計捐款達5萬多元,資金來源除各方為其頒發的見義勇為獎金外,還有他的工資。
去年開學前,村口拉來了一車文具書包。“全是隋書記帶來的,村里每個小孩都有份。困難戶逢年過節都會收到隋書記送來的米、油和生活費。”村民黃云卿說道。
●對話村民
“隋書記是帶領我們脫貧致富的領頭羊”
位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加茂鎮的共村,是一座依山傍水的美麗村落。水田里的稻子隨著微風搖擺,一條平整的道路圍繞著它們。
“這是隋書記為村里修的環田路,今年8月28日正式開通。從此村民們到田里勞作,再也不用扛著大包小包了。”村里的婦女主任黃海香笑著說,村民騎著農用摩托車就能到地里。這條環田路,是隋耀達計劃為村里修建的3條路之一。另外兩條路,分別是環村路和上山路,已經修了一半,今年年底就可以開通。“環村路繞著整個村子,連接著5個村小組。目前已經修好了什竹村和番房村,今年計劃修到竹棵、番由一和番由二村。”黃海香說。
據村民介紹,上周,隋耀達帶著50多位困難戶來到他曾經駐點的界水村,村民們在這里學到了寶貴的一課。“隋書記在這里駐過點,他為界水村帶來了黑山羊,兩年就成功脫貧了。”在村民黃云卿的眼中,幫助界水村脫貧的隋耀達,就是他苦苦尋找的脫貧“領頭羊”。
“自從確定了養殖黑山羊,隋書記帶著村民們到處參觀學習,甚至去了瓊海。現在場地已經找好,就等著設備和小羊了。”黃云卿說。
●對話隋耀達
“我會在最需要自己的地方一直干下去”
29日中午,南國都市報記者在海口椰海大道“堵”住了前來提取設備的隋耀達。
記者:你這么馬不停蹄地工作,動力是什么?
隋耀達:早在來保亭之前,我就對自己說,要珍惜機會,一心一意、盡最大努力為建設美麗鄉村、為村民做些實實在在的事。前些年我也曾經到文昌駐點扶貧,但2014年進入黎苗地區之后,感受是不同的。雖然每天都很忙很累,但親眼看著鄉村所發生的變化,感覺這樣的工作非常有意義。黎苗山鄉的百姓太需要幫助了。
記者:你的駐點期限應該已經到期了吧,還要繼續干下去嗎?
隋耀達:我已經決定繼續干下去。可能會一直干到2020年。待圓滿完成扶貧任務之時,我會系統整理自己的駐村日記。畢竟,攻堅扶貧,對國人來說會成為一段很重要的歷史。
記者:為村民辦事你沒少回海口,卻連回家看孩子的時間都抽不出來,想對妻子和孩子說點什么?
隋耀達:我非常感謝我的妻子,正因為她的默默支持,我才能夠全力以赴地在農村工作。她在家辛苦帶孩子,從沒抱怨過一句。3年前我來保亭的時候,女兒剛出生200天。現在,她已經2歲多,會叫爸爸了。這些年逢年過節,妻子和女兒都是逆向探親,我沒空回家,她們就去保亭陪我過節。比如說今年春節,我們一家三口在保亭過的,和當地五保戶在一塊吃了頓團圓飯。
?
?
相關鏈接:
人民日報:產業扶貧莫盲目 糾錯的時間真不多了·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