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昌江牛皮凳,不少人會想到一個村子——水富村。這個原本聲名不顯的黎族村莊,如今已成為昌江文化旅游的一個重要站點。
發展特色產業,是水富村煥發新生的法寶。近年來,村“兩委”干部積極帶領村民發展霸王山雞養殖、黎族傳統手工牛皮凳制作等特色產業,拓寬了增收渠道,村民生活條件日益改善。
人挪活——整村移民出深山
水富村位于昌江黎族自治縣石碌鎮,原是霸王嶺腹地的王下鄉牙迫村。
“牙迫”,在黎語中是“缺田少地,山高嶺多”之意。2003年,牙迫全村僅有水田28畝,坡地512畝,人均純收入980元。由于交通不便,耕地稀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惡劣,長期處于貧困之中。
“那時從村里進一趟縣城,要先徒步走30公里山路,再坐汽車30公里,至少得花6個小時?!毖榔却宕迕耥n建平回憶,村里1997年才通電,全村住的都是茅草房,附近沒有學校,大多數孩子上不了學。
500多人的村子,有47人找不到老婆,是有名的“光棍村”。
樹挪死,人挪活。既然原地難以發展,那就整村搬遷到山外去。
200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昌江開始實施生態移民扶貧工程,將牙迫村整村搬遷到了石碌鎮,并易名為“水富村”。
60公里路,13年光陰,徹底改變了這個黎族村寨貧窮、落后、封閉的面貌。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水富村家家戶戶住上了平房,村里通了自來水,道路全部硬化,安裝了太陽能路燈,修建了文化廣場、戲臺,修繕了村辦公樓,村民生產生活的條件極大改善。2015年全村人均純收入6800元。
“現在的生活,比搬遷之前強多了。”村民韓建平說,如今村里發展越來越好,盡管大家還算不上太富裕,但起碼豐衣足食。“下一步,就是要努力存票子、買車子、蓋房子?!?/p>
窮思變——特色產業促增收
雖以“水”名,卻不因水富。相反,水富村土地少,嚴重缺水,搬遷至石碌鎮后一度發展困難。時至今日,水富村全村耕地僅586畝,人均僅9.2分地,而由于缺水灌溉,這些地也只能種甘蔗。
“一年搬家三年窮?!?4歲的村民林亞松介紹,剛搬來的時候,水富村還是一片荒山,草及人高,雜樹遍地。村民們日夜開荒平整土地種玉米,仍不足以填飽肚子,只好到附近農場去打零工賺錢糊口。
窮則思變。
“既然沒有土地發展農業種植,那就從養殖、手工業下手?!彼淮妩h支部書記林文光介紹,水富村的脫貧,發展特色產業促增收是關鍵。
2012年,在石碌鎮幫扶和支持下,水富村開始發展特色山雞養殖,成立了山雞養殖專業合作社。為了加快山雞養殖項目發展,合作社向信用社貸款8萬元作為啟動資金。近幾年,水富村年出欄山雞1.2萬只,純利潤達33.6萬元,不僅還清了銀行貸款,還實現了盈余。
“全村141戶,有126戶加入了合作社。”水富村文書林樹清介紹,今年養雞效益不太好,目前養殖規模約8000只,“但我們又有了牛皮凳這個增收新產業。”
牛皮凳制作是水富村村民祖傳的技藝,村里不少老人都會制作牛皮凳。前些年,牛皮凳這種極富民族特色的手工制品被外地游客發現后,開始聲名遠播。
為助推水富牛皮凳制作形成產業,昌江民宗、農科部門投入90萬元,支持水富村建成了牛皮凳制作傳習所。目前,全村已有50戶加入,可實現年產牛皮凳 1500張,純利潤約25萬元。去年底,水富村接到3300張、86.8萬元的牛皮凳大訂單,村民們在農業生產之余,男女老少上陣趕制牛皮凳。
74歲的村民林亞松,是牛皮凳制作能手,去年10月份至今年“三月三”,他共制作牛皮凳150余個,純利潤近2萬元。
“是牛皮凳這個項目讓我們從老祖宗的這門手藝里賺了錢?!绷謥喫筛吲d地說,如今村里年輕人學習牛皮凳制作的熱情很高,不少人來找他拜師學藝。
夯基礎——抓好黨建促發展
大海航行靠舵手。村組織這艘小船要駛得穩,村“兩委”班子很重要。
近年來,昌江兩級政府非常重視水富村的黨建工作,通過選好配強村“兩委”班子,把黨性強、作風正、想做事、能干事、群眾公認的黨員選配到“兩委”班子中,發揮好“兩委”的帶頭人作用,帶領群眾發展經濟。
為拓寬增收渠道,水富村“兩委”在鞏固現有產業的基礎上,還積極引進新產業。去年7月,村支書林文光得知儋州有一個豪豬養殖基地,經濟效益很不錯,就帶著村“兩委”干部和有意向養殖的村民前往參觀學習,回村后發動村民養殖豪豬。
“豬圈已經建好,計劃近期購買種苗開始養殖?!绷謽淝褰榻B,村委會已與企業簽訂了協議,豪豬養到8個月左右后由公司負責按市場價回收。目前,首批12戶計劃養殖豪豬100多頭,試養成功后再向村民推廣。
村“兩委”班子的努力,獲得了村民、社會和政府部門的認可。
由于在帶領群眾致富、服務群眾等方面貢獻突出,林文光獲評2015年“海南省十大最美村官”。在2015年“十星兩委”兩次考核中,水富村也獲得目前考核最高的“七星”,基層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日益增強。
?
?
相關鏈接:
[治國理政新實踐·重慶篇]重慶彭水縣改善飲水安全助推精準扶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