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頭村道路干凈整潔,綠樹成蔭。
海口網10月10日消息(記者?周雪君)走進秀英區海秀鎮水頭村這座歸隱于市區的革命老區村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道路兩旁的綠樹成蔭,烈日當空卻讓人感覺絲絲涼意,干凈整潔的道路直通村前村后,更吸引人的是青色瓦、坡屋面、馬頭墻、雕花窗……如詩如畫的明清仿古建筑仿佛在告訴世人,這里長眠著曾經冠絕一時的明朝“太傅”丘浚。
海秀鎮水頭村位于該鎮東部,全村面積0.8平方公里,目前有325戶,常住人口1600余人,流動人口7000余人。村民大多從事飲食、運輸、屠宰等服務行業,還有部分農戶靠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剛正之風今猶在
如何在構建美麗鄉村的過程中,不違背村民意愿,做到既美村莊又樂百姓?水頭村順勢而為。“目前,我們村整體立面改造已經完工,村民按規定停車,生活垃圾統一清運,全部商鋪都按病媒生物防制標準改造。”村委會干部王健旺介紹,周邊環境也有一番新的升級改造,主要是圍繞丘浚公園周邊,加大綠化亮化等,打造全新宜游、宜居環境。
而在求發展的過程中,水頭村還因地制宜挖掘本村特色歷史文化,讓文化滲透進村民的日常生活里,使村民不忘傳統。村里結合丘浚生平事跡,挖掘故事內容,創作優美宣傳畫,把名人軼事融入到村民的生活中。
“丘浚是我國明代中葉的理學名家、十五世紀杰出學者,與海瑞被稱為‘海南雙璧’,他耿直廉潔、剛正不阿,一直被后人所敬仰。”水頭村黨支部副書記陳海深提到,丘浚作為一代賢人,其墓園便坐落于水頭村。“之所以看中這里,是因為‘前有名塘,背有靠山’,五龍泉終年噴涌灌溉良田,而人站在崗丘高處,一覽無余。”
淳樸民風引客來
“你看門前這路,又寬又干凈,聚集了人氣,生意好做得很。”水頭村村民老鄭在村頭開了家小吃店,過去門前街道一直是“灰頭土臉”的坑洼泥地,導致店鋪門可羅雀。自“雙創”開展以來,“環境美化了、管理規范了、人氣火了,生意也旺起來了”。
“沒來這安家前就聽說村里有個名人叫丘浚,后來常到公園散步看到關于他生平的石書,對他有了更深的了解。村民們都很和善,我想跟這種古文化分不開。”湖南妹子黃英在水頭村開了家養生館,她說,村里的好環境有口皆碑,吸引很多外地人在此安居樂業,人氣旺了,我們生意也越做越好,大家都感嘆選對了地方,對今后充滿希望。
文明新風拂老村
“綠樹成蔭,街道干凈,鄰里和睦,日子過得舒服,幸福感提高了,住下都不想走了。”租住在水頭村的林大姐說,這個老村現在有個“不下班”的保全隊。
原來,水頭村的街巷路口安裝了60個攝像頭,通過視頻監控+巡查的方式,對村內亂倒垃圾、亂停車以及其他不文明行為實時監控,維護社會治安和秩序環境。監控室里實行8人輪班制,對60個攝像頭實行24小時全程監控。
“群眾生活方便,社會治安好,相信村子會發展得越來越好。”陳小妹時常會帶著女兒回水頭村的娘家住上一兩天。在她看來,鄉親們臉上洋溢的笑容和那陣陣爽朗的笑聲,讓水頭村充滿蓬勃生機,也預示著村子必將會越來越好。
?
?
相關鏈接:
“記者巡街”:探訪400年古村落的“雙創”之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