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廣西桂林市灌陽縣湘江戰役新圩阻擊戰陳列館11日開館,當地投資上億元人民幣建設“湘江戰役·新圩阻擊戰”舊址系列項目。
十余天前,散落在灌陽縣80余年的新圩阻擊戰第一批烈士遺骸被遷葬至新圩鎮酒海井紅軍烈士紀念園,并在中國烈士紀念日舉行了公祭儀式。當地官方計劃逐步將散葬在境內的紅軍烈士忠骨集中遷葬于此。
開國上將李天佑之子李亞濱、開國中將韓偉之子韓京京、開國中將鐘赤兵之女鐘安屏等十余名紅軍后代出席新圩阻擊戰陳列館開館儀式。
“幾萬名紅軍將士永遠地躺在了湘江之側的土地,用生命和熱血鑄就了一個傳奇。你們的名字無人知曉,你們的功勛永世長存。”在八名紅軍后代代表朗誦散文詩《你們的名字叫紅軍》時,76歲的鐘安屏坐在臺下,熱淚盈眶。
1934年11月25日,紅軍長征進入廣西,新圩阻擊戰被稱作“紅軍長征入桂第一仗”。此后七晝夜,中央紅軍在湘江上游廣西境內與國民黨軍苦戰,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
新落成的新圩阻擊戰陳列館就位于當年主戰場的前沿陣地——灌陽鎮楓樹腳屯,陳列館外形是一枚五角星,由六位紅軍將士形象組成的主題雕塑矗立在一旁。
李亞濱表示,父親率領的紅五師曾在灌陽浴血奮戰,他每次到此心情都激動并沉重。他希望紅色文化旅游資源能得到進一步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促進當地發展,讓紅軍精神代代相傳。
灌陽縣境內43個單位被列為“湘江戰役系列”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當地積極挖掘紅色文化資源,抓好遺址保護修繕與文物史料收集,將投資1.5億元人民幣,建設“湘江戰役·新圩阻擊戰”舊址系列紅色旅游項目,包括楓樹腳主戰場遺址修復、楊柳井紅三軍團第五師指揮所修繕及酒海井紅軍烈士紀念園擴建等,目前已完成投資5000多萬元人民幣。(完)
?
?
相關鏈接:
紅軍長征路沿線干群脫貧致富紛出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