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為創業創新送上“大禮包”。
會議提出,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掃除妨礙創業創新的制度羈絆,更大激發社會創造活力,促進擴大就業。
今年10月1日起,全國全面實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這是在去年全面實施“三證合一”改革的基礎上,針對百姓投資創業面臨的難點問題,進一步深化改革,減少百姓辦事環節,減少創辦企業的制度性成本,受到創業者的歡迎。以浙江省為例,實行“五證合一”改革以來,平均每家企業可以節省辦證時間約20個工作日。
這兩年,隨著商事制度改革不斷深化,我國營商便利程度在全球排名逐年提高,目前在189個經濟體的排名中列第84位。有專家指出,從國際高標準來看,我國開辦企業時間仍有壓縮空間,要通過進一步壓減準入環節,提高審批效率,壓縮開辦企業的時間,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營商環境。
專家表示,從“三證合一”到“五證合一”,改革積累的成功經驗也為今后將更多涉企證照納入打下了基礎。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將更多涉企證照與營業執照整合,開展“多證合一、一照一碼”試點,更加便利群眾辦事創業。同時,要運用“互聯網+”,在全國推進企業登記網上辦理,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先行先試。
記者從國家工商總局了解到,北京、江蘇等地已經開始開展全程電子化登記改革工作試點,目前全國已有18個省(區、市)開展了試點工作。
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顯,我國日均新增企業達1.4萬戶,如何對企業進行有效監管?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創新事中事后監管,推動企業信息共享交換和互認互用。在各部門單獨實施“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的基礎上,加快推動跨部門聯合檢查方式,減少對企業的不合理干擾。
我國正在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就是在對企業進行監管檢查時,采取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這對于提升監管的公平性、規范性和有效性,減少企業負擔和減少權力尋租,具有重要意義。
專家提出,目前的情況是企業的“婆婆”過多,經常需要應對不同監管部門的檢查,這對企業和政府行政成本都是一種浪費。如果能夠實現跨部門聯合檢查,通過信息化手段將檢查結果共享,既可以節約一定的行政成本,更重要的是將為企業營造一個良性發展的生態環境。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王優玲、于佳欣)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擴大國內消費的政策措施,促進服務業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
會議指出,順應群眾期盼,以改革創新增加消費領域特別是服務領域有效供給、補上短板,有利于改善民生、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
?
相關鏈接:
北京商事制度改革再次提速 明起辦照“五證合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