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審批從180項減少到12項,成為全國前置許可最少的省份;取消全部工商收費,徹底擺脫審批經濟;全面推行注冊資本認繳制,債券、物權、知識產權都可成為注冊資本,最大限度的釋放生產力……
短短400多天時間,海南工商系統深入領會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精神,大膽先行先試,銳意自我革新,在全國率先啟動一系列改革探索,極大地激發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活力。其做法獲得包括李克強總理在內的各級領導多次點贊,用行動擎起全面深化改革的“海南擔當”。
編織“兩個籠子”
先行先試撬動政府職能轉變
2013年10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正式拉開本輪全國商事制度改革的序幕。而在此前就醞釀降低市場準入門檻的海南,抓住這一政策機遇,短短10天后就通過《海南省企業登記制度改革的十六條意見》,成為全國率先全面實施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省市區之一。
“以前監管的關注點是資格,現在的關注點是行為。通過深入領會改革精神,我們將商事改革核心歸納為‘進入零門檻、違規零容忍’”,海南省工商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楷表示:“就是打造兩個‘籠子’——把行政審批關進法治的籠子,把市場監管關進信用體系和科技的籠子。”
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先照后證”、注冊資本認繳、“三證合一”、放寬企業法人住所登記、推行注冊官制度等一系列以鼓勵投資創業、放松前置監管、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的政策相繼出臺,海南商事制度改革驟然提速。
海南迅速配套出臺《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企業登記監管十八條意見(試行)》,從科技監管、信用約束、社會共治等方面綜合推出十八條監管措施,以“零容忍”提升市場主體質量,優化市場秩序環境。
至此,海南工商登記注冊改革“寬進嚴管”框架基本形成,“兩個籠子”初見雛形。
切斷利益藩籬
自我革新推進深層體制變革
在商事制度改革的推動下,一年之間,省工商局大樓從內至外呈現出一種蓬勃的生機。
走進省工商局大廳,正中央一塊醒目的提示牌:為方便廣大市場主體前來辦理各種查詢業務,海南工商局即日起將企業登記查詢工作地點由過去的9樓調整到1樓大廳。而在一年前,同樣的位置上掛著的卻是“海南企業工商咨詢代理中心”的招牌,那是一家工商代理機構。
大廳陳設的變化,不僅體現著工商系統服務理念的轉變,背后更是一場斬斷利益藩籬的自我革命。
“過去,即使辦個體戶營業執照,也要提交18項準入許可,注冊成本高審批時間長,加上每年年檢,企業都要整理準備大量書面材料送到工商排隊審查,無形中催生一個依附于行政審批上的行業:代辦中介。”省工商局注冊局局長何海平告訴記者。
“放權要真正放給市場,不能被中介機構截留。”2014年4月,李克強總理在海南考察時做出明確指示。省工商局迅速行動,在全省范圍啟動代理機構專項整治,一舉清理工商代理機構281家,撤搬工商機關及登記窗口周邊的代理機構,規范133家代理機構名稱和經營范圍,將116家失聯的代理機構列入經營異常名錄進行信用公示。
“現在投資創業零門檻,年檢改為年報制,企業上網就可以自己辦理,從業務流程和制度設計上徹底消除了各類中介生存的土壤”,省政務中心工商登記窗口工作人員焦牧溪,見證了一年來窗口業務的明顯變化,“過去每天一上班,擠在窗口晃悠的大多是中介公司的人。現在全流程信息化、公開化、透明化,工商代辦在海南徹底成了歷史。”
市場主體井噴式增長
經濟新常態注入新動力
創業“鐵閘門”開啟,全省市場主體發展呈現井噴式增長:2014年全省新登記注冊市場主體79839戶,同比增長30.5%,其中個體工商戶增長比全國高出15.44%。
針對改革之初,有人擔心會出現“皮包公司、一元公司滿天飛”的狀況,陳楷結合數據進行了分析:“目前全省注冊資本3萬元以下企業206戶,1億元以上245戶,僅占全省新登記注冊企業總量的1.8%。說明創業者基本上是理性對待商事制度改革,未出現盲目認繳出資現象。”
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為海南經濟新常態注入持久動力。
2014年,全省新登記注冊企業在三大產業中的增速分別為25.41%、33.46%、48.14%,第三產業比重明顯加大;新注冊現代服務業企業9650戶,同比增長37.17%,推動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全省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比2013年底增加401444人,增長29.34%。
回顧改革路,陳楷頗有感觸的說,全省商事制度改革在激發市場活力的同時,也為從根本上解決搭車收費、權力濫用問題創造了條件,從源頭上降低了腐敗風險。“隨著改革步入全面深化攻堅階段,如何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實現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如何加快構建以信息公示、信用約束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模式;如何進一步優化小微企業發展環境,已成為新一輪改革的聚焦目標。”
?
?
相關鏈接:
海南商事制度改革再出新政 一個地址可辦多個營業執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