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崔朝霞(右)帶領康復中心老師進行專業學習。 本人供圖 攝
“這些孩子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獨自閃爍。我想陪著他們,為他們做些事情,一起感知世間的美好。”崔朝霞說。
崔朝霞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一家兒童康復機構的負責人,今年47歲。一年前,當她放棄穩定的收入創辦兒童康復中心的時候,身邊的朋友都覺得不可思議。對于眾人的勸說,崔朝霞卻心意已定:“不為掙錢,只為圓夢。”
崔朝霞告訴記者,她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教師,可由于種種原因,她與教師這個職業失之交臂。兩年前,當崔朝霞作為義工接觸到一群特殊的孩子后,她被深深地震撼了。
圖為崔朝霞(中)幫助孩子們進行康復訓練。 張林虎 攝
“雖然這些孩子有先天殘疾,但看到他們純真的笑容時,我會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幸福感。”崔朝霞說。在她做義工的時間里,她用心觀察和學習了一些康復訓練知識,幫著孩子們做訓練,在親身感受到孩子們一點一滴的進步時,在看到家長們臉上欣慰的笑容時,她的內心充滿感動。
“當聽到孩子們叫我老師的那一刻,我覺得自己離夢想更近了,我渴望自己能為他們做點事情。”崔朝霞告訴記者,她想開一家設備、資源、師資一流的康復機構,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孩子們,特別是能給貧困的孩子提供免費的康復機會,早干預、早治療。
崔朝霞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積蓄著手成立兒童康復中心。租場館、買設備、招老師……然而,現實遠比她想象的困難。“租用的場地原來是個賓館,場地不符合標準,必須得拆了再重新裝修,由于費用有限,所有的材料和現場的布置改造都是我一個人來購買和設計。”崔朝霞說。
然而,在投入康復設備的過程中,資金無法跟上,崔朝霞的康復中心“爛尾”了。
崔朝霞說,原來是天不亮就出門,天黑了才回家,一心撲在康復中心,突然閑下來了,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一落千丈。母親得知女兒資金困難,拿出3萬塊錢交到崔朝霞手中。“雖然不多,但放到我手里的溫度是不一樣的,熱乎乎的。”崔朝霞說。
母親的支持堅定了崔朝霞辦好康復中心的信心。在向親友借了數萬元后,康復中心的專業設備全部配齊。硬件有了,軟件更重要。康復中心需要大量的老師、康復師為孩子們做康復訓練。崔朝霞說,雖然資金有限,但必須優中選優,招的特教老師、康復師大多是本科生,還得持有教師資格證和醫學治療士的資格證。
2016年4月20日,崔朝霞的兒童康復訓練中心正式啟動運行。
在崔朝霞的康復中心,4歲的小軍(化名)在爺爺的陪伴下,做完各項康復訓練后,與老師們說再見,爺爺的臉上洋溢著笑容。
崔朝霞告訴記者,小軍之前因為腦積水做手術后,左側肢體行動受限,語言交流困難,但是經過康復訓練后,能說簡單的語言,并能在家長的幫助下行走。
在康復中心,像小軍這樣的孩子還有不少,發育遲緩、自閉、唐氏綜合癥……他們大多數家庭都不富裕,家人都在為孩子的治療費打拼,為讓孩子能像正常孩子一樣說話、走路、上學而努力著。在崔朝霞看來,這些兒童總是“孤獨”地沉浸在自己的天地里,以他們特有的方式面對著外界。
為了讓貧困孩子也能得到及時的干預治療,崔朝霞決定分階段免費給貧困兒童做康復訓練,不定期的開展免費評估、專家講座等公益活動。
“希望更多的愛心企業和個人用他們的愛心和智慧,去理解、接納、關心這一個個獨一無二的生命。雖然內心深處的世界不一樣,但他們有權利享受同樣的愛。”崔朝霞如是說。
?
?
相關鏈接:
于立榮:從追夢人到助夢者 艱辛創業不忘感恩
熱血追夢人盛乃龍:正義“律途”上的堅守者
“鴻雁”西北飛:回鄉創業的移動互聯網追夢人
中國夢·追夢人——“看不見的”芭蕾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