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網上,幾乎是壓倒性的意見認為,按照目前的物價水平,年收入12萬元很難稱得上是高收入。不過,真正的方案出臺仍需時日,是否真是這個數字,目前尚無定論。
參考消息網10月25日報道境外媒體稱,中國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要求,進一步減輕中等以下收入者稅收負擔,發揮收入調節功能,適當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力度。
據臺灣“中央社”網站10月24日報道,大陸媒體消息顯示,高收入者劃界定于年收入12萬元人民幣。
近日來,大陸媒體紛紛報道進一步細節。年收入12萬元以上的被稱為高收入群體,在個稅改革短期和中期目標階段,這類人群是重點調節的人群。不過,真正的方案提出仍需時日。
報道稱,業界對個稅改革的基本思路已經達成共識,即從高收入階層入手實施增量調節,“漸進式”推進個人所得稅改革。漸進過程主要分為短期(1-2年)、中期(3-5年)、長期(5-10年)三個階段。
據香港中評社網站10月24日報道,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了實施財產性收入開源清障和收入分配秩序規范行動兩個目標。其中特別指出,要進一步減輕中等以下收入者的稅負,同時適當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力度,堵塞高收入者非正規收入渠道,發揮收入調節功能。
報道稱,這一消息經媒體報道后,瞬間引起了廣泛議論。其中,減輕中等以下收入者稅負與中央最近提出的提高中等收入者比例的目標相一致。但有媒體報道稱,在目前內地的收入結構中,按照有關部門個稅改革的設想,年收入12萬元的即可稱為高收入群體,這一標準引起了較大的輿論爭議。在網上,幾乎是壓倒性的意見認為,按照目前的物價水平,年收入12萬元很難稱得上是高收入。不過,真正的方案出臺仍需時日,是否真是這個數字,目前尚無定論。
其實,究竟什么樣的水平是高收入,很難得出一個統一的結論,年收入12萬元是否屬于高收入,與前幾年一直爭論不休的個稅起征點一樣,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意見》中提出減輕中等以下收入者稅負,同時適當加大對高收入者稅收調節力度。對此,可以將其用“減中加高”來作為概括,加上已經實行的“免低”,將成為內地未來個稅征收的重要方向。這無疑值得高度肯定,但要讓這個目標真正落地,還需要推進一系列的配套改革。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0月24日報道,近期中國個稅改革再度成為熱點,針對有觀點稱“年收入12萬元以上被定為高收入群體,要加稅”,中國官媒引述多位熟知個稅改革的中國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專家說法稱,這一觀點是誤讀,純屬謠言,12萬元不是劃分高低收入人群的界限。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義務人自行申報早在2006年就開始執行了,不是什么新鮮事,也不是任何加稅的意思。
《聯合早報》網站10月24日報道還稱,中國社科院近日發布報告稱,中國成功跨過了中等偏高收入門檻,正式進入中等偏高收入國家行列。
中國媒體稱,社科院上述結論,參照了世界銀行的分類標準。按人均GDP,世界銀行對各國經濟發展水平進行了分組:人均GDP低于1045美元為低收入國家;1045美元至4125美元為中等偏下收入國家;4126美元至12735美元之間為中等偏上收入國家;高于12736美元為高收入國家。2015年中國人均GDP為5.2萬元(按13億人口計),約合8016美元,正好位于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范圍。
報道稱,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王小魯稱,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中國算中等偏上收入國家,但是這個標準比較低,按照這個標準,世界上屬于中上等收入的國家至少有四五十個。“人均GDP在8000美元左右,與發達國家幾萬美元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王小魯說。
?
?
相關鏈接:
財稅專家解釋:為何年收入12萬元加稅是造謠??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