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賀劭清 攝
“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不是市場上抗生素太多,而是新抗生素太少,抗生素濫用導致細菌耐藥加快,新藥研發跟不上。”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院院長蔣建東25日在成都指出,雖然細菌耐藥不可避免,但遏制抗生素濫用,能最大程度上延緩細菌耐藥的發展。
抗生素濫用導致的耐藥性是“后抗生素時代”全球最緊迫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超級細菌”的出現引人擔憂。當日在成都舉辦的《中國抗生素雜志》第十屆編委會研討會上,如何遏制抗生素濫用、應對新型抗生素研發能力不足等問題,成為與會專家熱議的話題。
“抗感染是人類永恒的話題,中國抗生素的研發、生產正處于轉型階段,目前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院已開始制定‘后抗生素時代’的研發方案。”蔣建東介紹,中國抗生素的濫用不止體現在醫藥領域,農業、畜牧業同樣是抗生素濫用的“重災區”。
抗生素藥物監管不夠和民眾合理用藥意識不高是抗生素濫用的原因之一。記者在成都街頭走訪部分藥店發現,阿莫西林、羅紅霉素、氧氟沙星等抗生素類藥品本是處方藥,但沒有處方也能輕易購買。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15年發布的研究結果指出,中國2013年共使用16.2萬噸抗生素,約占世界用量的一半,超過5萬噸抗生素被排放進入水土環境中。
“抗生素只對細菌性感冒有用,而病毒性感冒無用,可不少市民將抗生素作為感冒的常備藥,這需要我們加強對抗生素常識普及。”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邵榮光建議,醫生診療時應對病人對抗生素的耐藥性進行檢測,如果病人對某種抗生素產生耐藥,就停止使用該抗生素,以免刺激耐藥程度加重。
“中國確實存在使用抗生素過量的情況,但不能因此談‘抗’色變,畢竟許多細菌感染的疾病還是需要抗生素來進行治療。”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所長茍小軍指出,病人一定要按照醫囑、按療程服用抗生素藥品,部分病人因為病情緩解就自行停藥,反而加速了細菌耐藥性的產生。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不斷出臺相關政策管理抗菌類藥物。2013年實施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規定,嚴重違規使用抗菌藥物的醫生將被吊銷執業證書。2016年8月,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等14部門聯合制定出臺《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中國零售藥店憑處方銷售抗菌藥物的比例基本達到全覆蓋。
“濫用抗生素的危害除了產生耐藥性,也給環境造成了破壞,不少水域受抗生素污染非常嚴重。”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藥代動力學者劉昌孝指出,細菌有其自身的防御體系,細菌和抗生素的斗爭屬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科研學者研發抗生素新藥時應用戰略性眼光,和細菌的變化同步研究,才能有效應對“超級細菌”的出現。
?
?
相關鏈接:
中國大學生濫用抗生素堪憂 政府多舉措遏制細菌耐藥
麥當勞中國回應動物治病必須使用抗生素
德國研究發現鼻腔內天然抗生素?能殺滅“超級細菌”
“門診輸液”本身就是一種“抗生素”
智利養殖業隱憂引關注:每噸三文魚喂一公斤抗生素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