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在農貿市場開心購物。圖片均為海口日報記者石中華攝
記者 羅津
靈山鎮西依南渡江、北為瓊州海峽,瓊州大道、海文高速公路、瓊山大道、繞城高速以及東環鐵路穿境而過,有南渡江大橋、瓊州大橋、海瑞大橋等5座大橋與市中心連接,轄區內有美蘭國際機場,素有“海南門戶”之稱。這里在“雙創”后發生了哪些變化,演繹了哪些精彩的故事呢?26日,本報“記者巡街”全媒體報道組走入靈山鎮,感受該鎮的巨大變化。
齊心協力
讓家干凈整潔起來
水產區、肉類區、蔬菜區……10月26日,走進靈山農貿市場里,整潔的檔口、干凈的通道首先映入眼簾,400多個攤位井然有序地營業。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在“雙創”開啟之前,擁有12萬人口的靈山鎮沒有一個正規的農貿市場,居民買菜都靠馬路市場。“這不僅影響市容市貌,而且菜的質量沒有保障。”靈山農貿市場經理蘇健說,為了取締馬路市場、讓道于民,靈山鎮在去年8月14日,與瓊山區政府協商,以每年50萬元租金租用位于鎮墟瓊文路上已停產多年的椰島拖拉機廠,把其建設成農貿市場。
去年9月28日,這個占地37畝、全市最大的農貿市場開始試運營,鎮墟瓊文路、仙云路和芙蓉路、中心街的馬路市場逐步被取締。“過去一遇到暴雨漲水,我們就得在水中叫賣。期盼多年的農貿市場如今終于建好,不僅方便了我們,也方便了買菜的市民。”在靈山農貿市場買菜的林阿姨介紹,當前市場有保潔員15個,時刻保持著環境衛生。
潔凈衛生的靈山市場。
“現階段,我們主要在做三鳥區、自產自銷區和蔬菜服裝區的升級改造。年底的時候,農貿市場各項功能將完善,足夠全鎮的人來這里購物。”蘇健告訴記者,為了加快市場升級改造,市政協和市民防局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了大力支持。
不僅是農貿市場,靈山還常態化地在全鎮范圍內大清理積存垃圾、建筑垃圾、衛生死角。“我們鎮地處城鄉結合部,很多城區的建筑垃圾,被人偷偷地傾倒在空閑地上,逐漸堆積成山。”靈山鎮人大主席、“雙創”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唐碩說,截至目前,清理建筑垃圾45500余噸。
為了不讓居民再亂傾倒建筑垃圾,靈山鎮因地制宜、多管齊下整治建筑垃圾。設立“禁止傾倒建筑垃圾”的告示牌,并附上舉報電話和監督電話,提供投訴渠道,依靠群眾力量進行監管。同時,成立各村委會巡查隊伍,負責對轄區內閑置空地進行巡查,發現建筑垃圾立即組織力量進行清運整改,對一些比較集中的地段,如靈山鎮墟、機場門戶晉文村委會多善村等地,則聯合市包點單位,組織全鎮干部職工、城管、環衛等部門開展義務大掃除勞動;對收到的舉報件,巡查隊伍將聯合城管巡查隊伍對這些違法現象進行處罰。
為改善門前“六亂”現象,靈山鎮發揮市、區、鎮、村(居)四級聯動,形成日常巡查機制。據統計,“雙創”以來,共勸導“門前三包”落實不到位店鋪9351次、處罰1176次共計259740元,共勸導占道經營3713次、勸導亂停亂放和交通不文明行車1988起、教育整治亂丟垃圾等不文明現象1593起、清理小廣告718處,沒收座椅598張、廣告牌290塊、手推車76輛、水泥罐車95輛……
此外,截至目前整治違法建筑共計471宗、面積達169175.47平方米。其中,拆除模板36宗、4198平方米,回填地基29宗、16805.4平方米,切割鋼筋48宗、6399平方米,拆除鐵皮房51宗、5878平方米,拆除圍墻19宗、3812平方米,拆除腳手架40宗、13061平方米。
立面改造后的建筑漂亮別致。
多措并舉
提升居民文明意識
環境變好了,人的文明意識再跟上那就更好了,一直以來,靈山都為提升民眾文明意識和豐富民眾文化生活而不斷努力。
“掛點我們鎮的單位是文聯,正好利用他們的文藝優勢。‘雙創’以來,舉辦了多場以瓊劇、小品、歌舞等系列惠民文藝演出。這不僅豐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還為鄉村營造了健康文明、鄰里相守的新氣象。”靈山鎮宣傳干事戴顏顏告訴記者,鎮里先后舉辦了廣場大媽健身舞文藝晚會、瓊劇《浴血英魂》和多次的“雙創”文藝巡演。
今年初,靈山鎮又乘著新春的喜悅和“三·八”節日氣氛,精心組織男子排球、女子拔河和健身操比賽晚會;6月12日,靈山鎮新島村委會邁雅村舉辦“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之文化系列活動,將傳統文化進一步帶入群眾之中。
“不僅如此,在這些大型巡演的基礎上,我們鎮各村村民也組織了小型的廣場舞匯演,讓村民們在舞蹈中享受生活,享受‘雙創’帶來的碩果。”戴顏顏介紹。
在海榆大道靈山段,2000多米的宣傳圍擋長廊,將靈山裝飾得更靚麗。“我們鎮是‘海南門戶’,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宣傳氛圍必須搞足,讓過往的游客都了解。文明大膽創新、積極探索,多載體宣傳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空間、內容和形式上構造一個立體的、飽滿的宣傳氛圍。”望著靈山農貿市場外的宣傳中國夢的圍擋,唐碩介紹。
為謀劃“創文”宣傳的亮度和高度,靈山主動與綠地、美靈湖、鴻洲江山、盛達等企業對接,在轄區主干道建起宣傳圍擋長廊。唐碩告訴記者:“其中,綠地集團主動配合對美蘭機場至海榆大道200平方米的大型空中LED視頻制作‘雙創’宣傳廣告,很好地展現了靈山鎮在‘雙創’后,‘海南第一門戶’的良好形象。”
除了宣傳氛圍,靈山鎮民眾的文明意識也大幅提升了。這點,戴顏顏很有體會,她告訴記者:“今年元宵節的時候,鎮里組織開展了聯歡會,有拔河等活動,全鎮的人幾乎都去了,人山人海。沒想到結束后,活動場地幾乎沒有垃圾,這在過去,根本不能想象。”
當然,文明不止是衛生習慣,還體現在很多行為和意識上。“雙創”開始后,靈山鎮的志愿者就大幅增加。如今,行走在靈山鎮,幾乎隨處可見志愿者,他們或幫忙糾正交通不文明行為,或前往養老院開展敬老愛老活動,或宣傳“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風”等。
多善村新建的涼亭供村民乘涼。
成果惠民
增強百姓幸福感
海口“雙創”已經走過了400多個日夜,“雙創”成果已經顯現,如何讓這些成果讓更多的人分享,這是靈山一直在考慮的問題。
在海榆大道旁,靈山鎮晉文村委會多善村村長黃亞生拉著記者在村里逛了起來。“以前村里垃圾成堆,現在都清干凈了,一些空地也建成了休閑廣場。”黃亞生說,為了讓“雙創”成果惠及更多的村民,村里商量好了將村尾的地用來做倉庫出租,增加村集體收入,進而完善村民的各種設施。
多善村村尾,幾位工人正在焊接,倉庫的模型已經出來。“這里過去就是典型的‘臟亂差’,亂七八糟的什么都有。村民們有的在這養豬,有的養雞鴨,管都管不住。這次把這20多畝地利用起來,給村里和村民創收,確實是一個好的選擇。”市民防局副調研員黃世明介紹。
“不只是這些,我們鎮里還初步設想將地處于機場沿路的晉文村委會多善村、多甫村等村一帶打造幾個具有文化、休閑、娛樂、健身、美食、服裝等功能為一體的‘雙創’廣場。” 唐碩告訴記者:“未來,大家可以在此健身、娛樂,享受美食,這樣的場面更能體現我鎮作為海南海口第一門戶干凈整潔、溫馨舒適的精神面貌。”
此外,為進一步保障民眾的食品安全,靈山今年來將轄區內的不合格生豬屠宰點全部取締了。3月5日,靈山鎮配合市區相關職能部門,依法關停靈山新市墟、靈山墟兩處靈山食品站未達標屠宰場,“我們還同時設置了生豬代屠宰和生豬肉產品供應服務點,確保合格供應生豬肉產品,杜絕病死豬內流市場,讓靈山百姓能吃上放心的豬肉。”蘇健說,3月31日清晨,靈山農貿市場128個攤位已全面恢復豬肉銷售供應,當天就銷售了32頭豬。
“接下來,我們將會把‘雙創’工作和經濟建設、民生發展等結合起來,以取得靈山的長足發展。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講、道德講堂等多樣的活動形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風尚觀、身邊的文明故事等傳播到民眾的內心,讓大家能夠享受‘雙創’帶來的氛圍。”談到靈山鎮未來的“雙創”,唐碩告訴記者,將加快完成“雙創”廣場的建設,將健康和諧的生活方式傳播給大家。
這就是“海南門戶”——靈山鎮在“雙創”中發生的巨大變化,而且這種變化還在繼續……
(海口網10月27日訊)
?
相關鏈接:
記者巡街:直擊“雙創”后靈山鎮巨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