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9月,海南省首次提出:探索在3個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海口、三亞、儋州)逐步停止門診輸液(除急診、兒科門診外)……
       
     您當前的位置 : 海南新聞>

    叫停三級醫院門診輸液,海南準備好了嗎?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6-11-01 09:06


    輸液室里,吊瓶林立。記者袁琛 攝

      據統計,我國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導致死亡的人數在39萬以上

      而在日常生活中,其實有很多種病是不需要輸液的,服藥就可以了

      9月,海南省首次提出:探索在3個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海口、三亞、儋州)逐步停止門診輸液(除急診、兒科門診外)……

      感冒了?輸液!發燒了?輸液!腰疼了?輸液……近年來,人們到醫院就醫時會發現,不管什么病都少不了輸液這種治療手段,無論大醫院還是小診所,都是吊瓶林立。

      “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是基本的醫學常識,也是世界衛生組織的用藥原則。然而在國內的許多醫院里,輸液往往成了“最簡單快捷”的首選給藥方式和治療常態。

      近幾年,隨著對抗生素認識的增加,人們對輸液的態度變得矛盾而復雜,既抗拒又依賴,知道可能會過度治療,為“好得快”仍禁不住主動向醫生提出要輸液。

      當我省開始探索逐步停止部分城市三級公立醫院門診輸液時,不少老百姓卻給出了“那我該去哪里輸液”的疑問。

      停止門診輸液看似簡單,可困難重重,而具體實施方案也在研究制定中。加強基層醫療水平的同時,如何引導患者走出深陷多年的關于輸液的諸多誤區也顯得尤為緊要。

      A

      國際人均每年2.5-3.3瓶,你超量了嗎?

      一有天氣變化,門診輸液大廳幾乎坐滿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存在著抗生素濫用的問題。據統計,我國每人每年輸液的平均水平是8瓶,遠遠高于國際上的人均2.5-3.3瓶的水平,全國每年輸液量超過100億瓶,而門診輸液的藥物中70%含抗生素類的藥物。

      “啥?1年3.3瓶?我光帶狀皰疹在這社區醫院輸液就輸了1個星期了,1天兩瓶,你算算一共多少瓶?”記者走訪中,海口金盤一家社區衛生服務站內,尹阿姨不禁伸出正在打點滴的手臂,跟記者抱怨。

      “孩子發燒輸液,一次就不止兩三瓶。我們也不想給孩子用抗生素,但孩子生病難受,家長也跟著受拖累,又怕耽誤了孩子病情,有時候燒個兩三天吃藥不見好,也忍不住去輸液。”海口市民羅女士坦言。

      記者走訪海口市內多家醫院門診輸液大廳,發現吊瓶林立。“只要天氣變化,我們這里幾乎都坐滿了。有時沒有坐的地方,家長要抱著孩子舉著輸液瓶輸液。”海口市龍華路某三甲醫院兒科輸液區的一名護士告訴記者。

      據了解,海口市內多家三甲醫院日門診輸液量在200到300人次左右,天氣變化高峰時會更多。

      據了解,根據國家要求,我省于2011年開始控制公立醫院抗生素的使用,并每年對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進行專項整治。

      “整治后,三甲醫院的抗生素使用比例比過去下降了很多。”省衛計委醫政處有關負責人稱,根據國家標準,綜合醫院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不超過60%,門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比例不超過20%,急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比例不超過40%。

      “現在每年檢查三甲醫院抗生素,雖然有些醫院某個指標也會超標,但超標幅度比較小。”該負責人說:“我們檢查中發現,除了管住醫院,在日益復雜的醫患關系中,患者對于輸液的認識也急需提升。”

      B

      口服藥效果差,輸液才有效?

      “只要消化吸收方面沒有問題,口服藥和輸液的效果是相當的”

      吃藥兩三天不見好的感冒發燒,你是否會覺得口服藥無效,而忍不住去打吊瓶?

      “無論是輸液還是口服,都只是給藥的一種方式。其實現在口服藥做得很好,藥效并不比輸液來得差。”省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黃奕江開門見山地說,他前一天出門診,一個輸液沒有開,來的感冒發燒病人最多讓拿藥回去吃。

      “病毒性感冒或者普通發燒5到7天內自身會產生抗體,通過多休息、多喝水自然會好。這個過程中,有些患者在小診所輸抗菌素,其實抗菌素對于病毒根本沒有治療效果,白白花錢受罪。”黃奕江說到這兒,顯得有些無奈。

      “我接診的一些肺炎病人,有把握的都會開藥吃,而不是輸液。”黃奕江說,輸液只適用于一些較重的急需快速并大量給藥的病情。

      “任何藥品都有自己的代謝規律,口服藥一定要按照包裝說明按時、按量服用,才能發揮應有的功效。很多人在家常常會忘了吃藥,在醫院輸液就會老老實實地按時按量,結果就產生了誤解,口服藥沒有輸液有效。”黃奕江說道。

      省人民醫院兒科主任廖鋒在接診中也有與黃奕江一樣的體會。“季節性感冒發燒,一般3到5天就可以好,甚至不需要藥物治療,但往往我們在接診過程中沒有太多解釋的機會,沒辦法跟每一個孩子家長解釋清楚。”廖鋒說,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發燒三四天就忍不住要求打點滴。

      廖鋒說:“任何病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和痊愈周期,只要消化吸收方面沒有問題,口服藥和輸液的效果是相當的。”

      在效果相當的情況下,口服藥品與注射治療相比還有一條更加現實的優勢,那就是低廉的價格。黃奕江舉例說,一盒口服左氟沙星藥片,價格是12元,可以吃3天;而同樣的藥品,靜脈注射一天的花費超過100元,3天下來需要近400元,相當于口服藥物的30倍。

      C

      輸液真的好得快嗎?

      “靜脈輸液是公認的最危險的給藥方式,堪比一次小手術”

      據中國安全注射聯盟統計,我國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導致死亡的人數在39萬以上。專家調查發現,95%以上的人不知道濫用輸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70%以上的輸液為不必要的輸液。“不可否認,口服藥物被人體吸收會有個過程,比直接靜脈輸液要稍顯得慢些。”海口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劉玉仁告訴記者,在急診中,一些危急重癥必須要靠輸液來控制殺死細菌。“例如病毒感染晚期發生了合并癥,有了細菌感染,這時候需要用靜脈輸液的方式。”劉玉仁說,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炎癥都需要打針輸液,因為這里存在一定風險。

      “在藥物治療中,不同的藥品都有可能出現一定的副作用。當人們使用口服的藥片、膠囊的時候,藥物通過消化系統進入血液,這個過程相對比較緩慢,造成的不良反應也相對比較輕。一些可能引起過敏的雜質可能在消化道里就被分解掉了。”劉玉仁介紹,當人們使用靜脈注射的方式時,藥物通過針管直接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又快又猛”地造成發燒、皮炎、皮疹等不良反應,嚴重的甚至會導致休克或者死亡。

      “此外患者時常會說,輸液輸多了,到最后輸液都無效了。其實這是耐藥性的產生。”劉玉仁稱,大量濫用抗生素,會增加耐藥細菌的產生。

      “我們習以為常的輸液其實也算是個小手術,在醫學上屬于侵入性操作范疇。因為需要刺破血管并往血管里輸入并不屬于血管里的東西。”廖鋒跟記者說。因此,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在操作中要格外引起注意。如果說這些異物進入血液循環,極易出現肺肉芽腫、肺水腫、靜脈炎癥和過敏反應等。如果大量不溶性微粒特別是石棉微粒進入人體,還可能引起肺癌和白血病。此外,靜脈注射的藥物直接進入人體血液循環,沒有經過人體天然屏障的過濾,藥物中的有毒物質會直接作用于臟器造成損害。

      “因為快,所以輸液一旦有不良反應也會快速出現,甚至來不及搶救。”劉玉仁說道。

      D

      試點城市基層醫院兜得住嗎?

      “需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同時探索基層醫療服務機構的輸液限制”

      限制公立醫院門診輸液,除了控制抗生素濫用外,推進分級診療也是其重大意義之一。省衛計委有關負責人稱,三級醫院要有自己的功能定位,專司疑難雜癥和危急重癥搶救,小傷小病交給基層醫院,緩解大醫院壓力。

      分級診療的前提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足以承擔老百姓日常疾病的診治。

      “必須承認,目前國內叫停門診輸液的地區都相對發達,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強,可以承接得住患者基本需求。”省衛計委醫政處有關負責人表示,海南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的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偏弱,仍需提升水平,才能夠承接得住患者的診療需求。

      據省衛計委醫政處有關人士提出,國家對于社區等基層醫療服務機構的輸液限制并沒有明確的標準。在省人民醫院,市民張先生表示,孩子因感冒發燒去社區醫院,醫生建議輸液。張先生又帶孩子來到省人民醫院就診,醫生只開了口服藥。對此,張先生建議我省應該探索基層醫療服務機構的輸液限制。

      黃奕江提出,在基層醫療機構的準入、人員水平問題上急需提升。“有些醫生水平不夠,為了讓患者好得快,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輸液。我們時常接診病毒感冒的患者,在基層醫療機構被輸抗生素的,這種文不對題的治療,讓我們這種從業幾十年的醫生就氣不打一處來。”黃奕江還說,很多患者在基層醫療機構治病后,甚至連病歷、用藥清單都沒有。

      基于試點城市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短時間內恐怕沒辦法承擔限制大型公立醫院門診輸液后的病人,劉玉仁有另外一種擔憂,“如果取消門診輸液,那患者不愿意去基層醫療機構的,真的需要輸液治療就只能去急診或住院部,這會導致急診人數和住院患者大幅度增加。目前急診的壓力本身就很大,住院部也沒有那么多床位提供。”

      對此,省衛計委醫政處有關負責人表示,探索在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海口、三亞、儋州)逐步停止門診輸液(除急診、兒科門診外),需要個過程,不會在尚未準備周全的情況下采取“一刀切”。該委將綜合省內情況,制定詳細可行的實施方案,因地制宜逐步推進。(記者馬珂)

      你知道嗎

      這53種病不用輸液

      內科:

      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急性氣管支氣管炎,體溫38℃以下;支氣管擴張無急性炎癥者;支氣管哮喘處于慢性持續期和緩解期;肺結核(播散型肺結核除外);間質性肺疾病無明顯呼吸窘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緩解期;無并發癥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風疹;高血壓亞急癥;慢性淺表性胃炎;無水、電解質紊亂的非感染性腹瀉;單純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輕度結腸炎;無并發癥的消化性潰瘍;具有明確病因的輕度肝功能損害;多次就診未發現器質性病變考慮功能性胃腸病;急性膀胱炎;無合并癥的自發性氣胸;單純的房早、室早;無急性并發癥的內分泌代謝疾病;無特殊并發癥的老年癡呆、面肌痙攣、運動神經元疾病、多發性抽動癥、睡眠障礙、焦慮、抑郁癥、偏頭痛;癲癇(癲癇持續狀態、癲癇頻繁發作除外);無特殊并發癥的腦血管疾病的一、二級預防(腦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無特殊并發癥的腎性貧血、腎病綜合征、慢性腎小球腎炎、蛋白尿

      外科:

      體表腫塊切除術后;輕癥體表感染(無發熱,血象正常);輕度軟組織挫傷;小型體表清創術后;淺靜脈炎;老年性骨關節炎;非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癥和椎管狹窄癥;閉合性非手術治療的四肢骨折;慢性勞損性疾病;慢性膀胱炎;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無合并癥的腎結石;精囊炎;急性鼻炎、各類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急性鼻竇炎無并發癥者;急性單純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單純性扁桃體炎;急性喉炎(重癥除外)、慢性喉炎;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無并發癥者、外耳道濕疹、鼓膜炎

      婦科:

      慢性盆腔炎;慢性子宮頸炎;無癥狀的子宮肌瘤;前庭大腺囊腫;陰道炎、外陰炎;原發性痛經;不合并貧血月經不調

      兒科:

      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內,體溫38℃以下,精神狀態好;兒腹瀉病:輕度脫水可以口服補液者;毛細支氣管炎:輕度喘息者;手足口病或皰疹性咽峽炎:無發熱、精神狀態好,血象不高者。

    ?

    相關鏈接:

    醉漢輸液擅拔針頭 護士勸阻被打耳光
    海南全面推進分級診療 3試點城市逐步停止門診輸液
    海南近期發生3起疑因輸液死亡事件 無預檢消毒不夠
    多地陸續限制或取消門診輸液 專家:不能“一刀切”
    專家建議建立“輸液清單”規范輸液行為

    ?

    相關鏈接:
    多地陸續限制或取消門診輸液 專家:不能“一刀切”
    海南近期發生3起疑因輸液死亡事件 無預檢消毒不夠
    專家建議建立“輸液清單”規范輸液行為
    海南全面推進分級診療 3試點城市逐步停止門診輸液
    醉漢輸液擅拔針頭 護士勸阻被打耳光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袁琛] [編輯:金慧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