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者統計,目前共15家私募機構在三季報中提示“政策風險”,其中,同創偉業、信中利、蘇河匯、銀紀資產、清源投資、方富資本、中科招商、天信投資、硅谷天堂等9家公司明確表示正在“積極自查和整改”。某掛牌私募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從目前溝通的情況看,股轉系統對相關要求并沒有松口,對于大部分掛牌私募來說,整改壓力并不小。”該人士認為,明年有私募被摘牌是大概率事件。
新三板針對掛牌私募的差異化監管要求正逐步顯示出威力。
在最新發布的三季報中,新三板掛牌私募天信投資透露:報告期內,公司管理費收入占當期收入的比例僅為0.98%;11只存續基金或整改或剝離,新增私募投資管理服務業務均已停滯。公司表示,將在《通知》規定時間內完成在管存續基金的整改。
上述文中提及的《通知》,所指正是股轉系統于今年5月27日下發的《關于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要求,已掛牌的私募機構,應當對是否符合新增掛牌條件進行自查,披露自查整改報告和主辦券商核查報告;不符合相關規定的,應當在《通知》發布之日起一年內進行整改,否則將予以摘牌。
而針對已掛牌私募的新增要求則包括:管理費收入與業績報酬之和須占收入來源的80%以上;私募機構及其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最近三年不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不屬于證券基金業協會“黑名單”成員,不存在“誠信類公示”列示情形;創業投資類私募機構最近三年年均實繳資產管理規模在20億元以上,私募股權類私募機構最近三年年均實繳資產管理規模在50億元以上;已在證券基金業協會登記為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并合規運作、信息填報和更新要及時準確……
事實上,早在《通知》發布之初,就有5家私募率先表態:經自查公司符合相關要求。其中,合晟資產、思考投資、菁英時代先后表示,由于公司屬于證券投資類私募機構,不適用對“實繳資產管理規模”的相關規定,因此公司無不符合掛牌新規事宜。
如今,歷時半年余,針對掛牌私募的差異化監管要求似乎才顯示出威力。記者注意到,在剛剛過去的季報披露期,包括天信投資在內的多家掛牌私募均主動提及“自查、整改”,而為了爭取留在新三板,掛牌私募多措并舉,或剝離或清算或整改。不過,也有的無奈坦承存在“無法滿足掛牌要求”的風險。
從三季報披露內容來看,中科招商似乎已完成“整改考驗”。公司表示:經組織人員認真學習監管機構的文件,公司確立PE業務的專業管理機構為全資子公司——深圳市前海中科招商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并在規定時間內向主辦券商提交了募集資金使用情況的專項報告。
而對比之下,同為掛牌明星私募的信中利,所面臨的問題似乎有些棘手。公司稱,旗下業務將進行一定的調整,新的政策變化將可能對行業產生較大影響,對未來業務發展存在一定的影響,公司正積極與有關部門溝通整改事宜,力爭將該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與天信投資相似,蘇河匯則干脆表示“正在整改籌備剝離私募基金業務”。而在另外一份公開文件中,天信投資提出整改方向包括“對現已發行管理的私募基金的持有人進行溝通協調,在《通知》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已發行私募基金的清算;對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清算的私募基金,將變更其私募基金管理人,公司不再作為基金管理人并逐步停止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服務相關業務”。
據記者統計,目前共15家私募機構在三季報中提示“政策風險”,其中,同創偉業、信中利、蘇河匯、銀紀資產、清源投資、方富資本、中科招商、天信投資、硅谷天堂等9家公司明確表示正在“積極自查和整改”。
某掛牌私募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從目前溝通的情況看,股轉系統對相關要求并沒有松口,對于大部分掛牌私募來說,整改壓力并不小。”一方面,“管理費收入占比80%以上”、“實繳資產管理規模在20億元或50億元以上”的門檻確實比較高,很多掛牌私募都不達標;另一方面,對于“證券投資類私募機構”的缺口,監管部門態度一直比較模糊,未來存在進一步細化規定的可能性。因此,該人士認為“明年有私募被摘牌是大概率事件”。(見習記者吳柳雯)
?
?
相關鏈接:
海南食品安全監管搭“互聯網+”快車 食品安全掃碼便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