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著名華工問題研究專家溫貝托?羅德里格斯(Humberto Rodríguez)。曾任秘魯農業檔案局局長、秘魯國家科委社會科學部主任等職,現為秘魯圣馬科斯大學、天主教大學教授,著有:《在秘魯的中國苦力勞動者》(Los trabajadores chinos culíes en el Perú)、《花臉者起義》(La rebelión de los rostros pintados)、《關于中國苦力的文獻》(Chinos culíes: bibliografía y fuentes, documentos y ensayos)、《在秘魯的天國的子女1850 – 1900年》(Hijos del Celeste Imperio en el Perú 1850 – 1900)、《龍的傳人》(Herederos del Dragón)等。溫貝托?羅德里格斯曾應邀到中國訪學。
2011年6月17日,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秘魯著名作家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在位于北京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以《一個作家的證詞》為題進行演講。
費爾南多?德特拉塞格涅斯?格蘭達(Fernando de Trazegnies Granda)是一位研究古代秘魯與中國文化關系和在秘魯的華工問題的專家和作家。他是秘魯法學、歷史、語言科學院院士,1998-2000年曾任秘魯外交部長。他的《哥倫布之前的中國和秘魯》講座深受歡迎。在列舉了中國古代文明與秘魯和拉美古巴文化許多相似之處后,他得出結論認為:“毫無疑問,美洲居民的原始起源是亞洲最初的移民。” 1999年他寫的以秘魯華工為主題的長篇小說《沙國之夢:契約華工在秘魯的命運》(En el país de las colinas de arena Reflexiones sobre la inmigración china en el Perú del siglo XIX desde la perspectiva del Derecho)中文版在中國出版,他作為外長和作者親自參加了該小說在北京的首發式。小說以紀實的形式講述1848年至1874年間契約華工在秘魯飽嘗辛酸的苦難生活。
中國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白鳳森。他一生從事對秘魯的研究,著有《秘魯》列國志、《秘魯經濟》(與徐世澄合著),先后翻譯出版了里卡多?帕爾馬(Ricardo Palma)的《秘魯傳說》(Tradiciones Peruanas)、何塞?卡洛斯?馬里亞特吉(José Carlos Mariátegui)《關于秘魯國情的七篇論文》(7 ensayos de interpretación de la realidad peruana)和印卡?加爾西拉索?德拉維加(Inca Garcilaso de la Vega)的《印卡帝國》(El Imperio Incaico)等秘魯的經典名著。
曾任中國駐秘魯文化參贊的中國文化部官員王世申。于2010年出版了《秘魯文化》一書,全面介紹了秘魯的文化。北京大學教授趙德明翻譯出版了秘魯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巴爾加斯?略薩的多部小說。
原《秘魯商報》(Comercio)駐北京分社記者、現北京大學在讀博士生柯斐(Patricia Castro)女士。2013年6月17日,中國歐美同學會拉美分會和秘魯駐華使館共同舉辦了她撰寫的《秘路情深》(Apasionados por el Perú)一書首發式,書中對包括對中國翻譯家、作家、音樂家、學者、年輕學生的采訪,其中就有對白鳳森、趙德明教授等的訪談。(作者:徐世澄,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Miembro Honorario)、拉美研究所研究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