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專家在新發地蔬果產業園授課。
海口網12月2日消息(記者鐘元韜 攝影報道)12月2日,記者從海口市龍華區精準脫貧工作推進會獲悉,截至目前,該區在精準扶貧產業幫扶方面投入資金784.2萬元,區扶貧辦組織905人次貧困人口開展種養產業技術培訓,人勞部門投入10余萬元組織就業技能培訓,轉移就業74人。目前,該區254戶貧困戶已經全部預脫貧,各鎮也開始啟動了貧困戶的退出程序。
在龍華區龍泉鎮新發地蔬果產業園大棚里,龍泉鎮新江村委會太儒村的精準扶貧戶杜生機趕來與其他貧困戶一同向農業專家學習種植技術。杜生機告訴記者,他的兩個孩子都在讀書,妻子長期患病無法勞作,生活重擔壓在他一個人身上,政府已經下發給他兩萬元扶貧資金,他打算用這筆錢入股新發地公司,每年至少有8千元的分紅。“現在我要努力學習種植技術,春節過后我要來新發地公司工作,工錢一天能有100元,如此一來我離脫貧也不遠了。”杜生機高興地說。
符映奶是龍泉鎮仁新村委會的村民,也是新發地公司的工人,她告訴記者,3年前她也是貧困戶,但得到政府扶持來到新發地公司工作后,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觀。“原先我家有十多畝田地,因為技術不過關,種植設施也很差,因此收入并不穩定,有時甚至要賠本。”符映奶說,她把土地租給新發地公司,每年一畝土地能夠獲得租金1000元左右,加上夫妻二人都在新發地公司上班,每月能掙5000元左右,早早就實現脫貧。
新發地蔬果產業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如果貧困戶愿意在自有承包土地上種植瓜菜,新發地公司為貧困戶無償提供瓜菜種苗和種植技術培訓,貧困戶自行種植,新發地公司以訂單形式保價收購種植產品,同時還將組織“農家樂+貧困戶”“基地+合作社+信貸扶貧”“公司+合作社+銀行扶貧”等多項扶貧模式。
龍華區委書記符革表示,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采用常規思路和辦法難以完成任務,必須在超常規施策上下硬功夫。符革表示,龍華區將堅持組織貧困戶參加扶貧夜校,學習種養技術、了解扶貧政策、提升思想水平;組織貧困戶外出參觀學習,學習先進地區、先進脫貧戶的經驗做法,提升自我發展能力;還要實行獎勤罰懶,對脫貧典型戶進行獎勵和宣傳,并加大扶持力度;對“等、靠、要”思想嚴重,越扶越懶的貧困戶,可以在幫扶上降低標準甚至停止幫扶,從機制上杜絕懶漢。
據悉,龍華區的“精準扶貧超市”已募集到235萬元社會資金,主要集中在龍橋、龍泉、遵譚三鎮。符革要求,龍華區各幫扶領導和幫扶單位還要多想辦法,充分利用自身資源,拓展社會幫扶籌資渠道,吸引社會力量投入扶貧工作,補齊短板。“比如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以鄉村旅游為主題,打造觀光農業、果蔬采摘、特色旅游產品種植等旅游項目,支持貧困戶搞特色養殖、特色種植,貧困戶可將農副產品銷售給企業或游客,這些都是很好的思路。”符革說。
?
?
相關鏈接:
海南股交中心聯合海南控股推出扶貧眾籌 助力貧困戶脫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