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黑天鵝”事件不斷、大國貨幣政策分道揚鑣,中國貨幣政策走向舉世矚目。
既要支持實體經濟穩定增長和轉型升級,又要抑制資產泡沫和防范風險,2016年中國貨幣政策在多重目標和有限空間內閃轉騰挪,在堅持穩健總基調的前提下,不斷摸索新辦法、尋求新平衡。
為實體經濟提供“合理充裕”流動性
貨幣政策,向來服從服務于宏觀經濟大局。
2016年中國經濟仍然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仍然處于轉型升級關鍵期。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給2016年貨幣政策定下“穩健”總基調時,明確提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一年來,流動性“合理充裕”實現得如何?中國人民銀行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末,全國廣義貨幣M2余額為153.04萬億元,同比增長11.4%;人民幣貸款余額為105.56萬億元,同比增長13.1%。
“無論是貨幣供應總量,還是貸款余額,增速都大大超過同期經濟增速和物價漲幅之和,貨幣政策對穩增長的支持力度是比較強的。受制于此前巨大的存量,貨幣政策進一步加力的空間非常有限。”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說。
央行11月上旬公布的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穩健貨幣政策取得了較好效果,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利率水平低位穩定運行。
盡管如此,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比較突出。
位于江漢平原的湖北海瑞漁業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到了收購淡水魚的季節。雖然產銷兩旺,但董事長帥修武卻很發愁。
“今年資金缺口5000萬元,只從銀行借到了3000萬元。明年缺8000萬元,還不知道能借到多少。現在我們只能半飽和運行,好不甘心。”帥修武希望,下一步能打通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的渠道。
抑制資產價格泡沫成為新考量
貨幣政策在立足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也必須對金融領域突出問題做及時反應。
今年以來,部分熱點城市房價快速上漲,部分金融市場出現了加杠桿的短期炒作。資金脫實向虛不僅影響實體經濟發展,而且危及金融穩定。國慶期間多地出臺了房地產調控措施,最近金融監管部門也加強了監管。
“抑制資產泡沫”已成為貨幣政策新考量。7月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明確提出了“抑制資產泡沫”。10月2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進一步明確提出“注重抑制資產泡沫和防范經濟金融風險。”
“抑制資產泡沫要采取綜合性措施,貨幣政策能做的主要是創造有利于抑制資產泡沫的、相對中性的流動性環境。”昆侖銀行戰略投資與發展部總經理助理李建軍說。
從央行數據看,近幾個月來,貨幣供應量、信貸增速趨向放緩。
一些城市房貸政策有所調整,躁動的房地產市場開始逐漸平靜下來。
在武漢一家中學教書的小劉添了寶寶,覺得現有房子小了想再買套大一點的,但眼見著單位附近的房價今年從不到1萬元漲到1.5萬元。“終于盼到了調控,不過二套房首付比例也提高了。再等等,說不定房價會松動,我們也能攢齊首付。”
“總體來講,上半年貨幣政策穩中偏松一些,更強調穩增長。隨著經濟有所企穩和資產泡沫抬頭,下半年穩中偏緊一些,更突出抑制資產泡沫。”曾剛指出。
以“鎖短放長”的新操作策略求得新平衡
穩增長,離不開適當注入流動性;抑泡沫,又需要適當抽回流動性。看似矛盾、不可調和的目標,能不能同時實現?
“央行從8月份開始在貨幣政策操作中采取了‘鎖短放長’的策略。目的是在抑制資金短期炒作的同時,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中長期融資支持。”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指出。
相比降息降準這些方向性和信號意味強烈的“重器”而言,今年以來,央行更多動用公開市場操作來調節流動性、引導資金價格,只在年初有一次降準。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報告指出,下半年以來央行鎖定短期資金,投放6個月和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等中長期資金。業界認為,這讓用短期資金加杠桿炒作難度越來越大,但基本保持了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
新的調控模式已初顯輪廓。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當前貨幣政策調控正處在從數量型為主向價格型為主逐步轉型過程中。一方面更加注重穩定短期利率、探索構建利率走廊;另一方面也需要在一定區間內保持利率彈性,發揮價格調節和引導作用。
展望未來,中國經濟雖有所企穩但挑戰更加艱巨,金融風險抬升,人民幣匯率持續承壓,中國貨幣政策面臨艱巨挑戰。
“隨著年末和春節的臨近,應當注意防范流動性風險。明年貨幣政策仍應以穩健中性為基調,注意在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等多重目標之間求平衡。”董希淼說。
?
相關鏈接:
人民日報:中國貨幣政策關鍵詞仍是穩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