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開局看信心】
若問2016年中國經濟的關鍵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無疑是最重要的一個。毫無疑問,供給與需求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強調供給,并非弱化需求,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矛盾主要方面在供給側。
2015年中國游客在境外消費約1.2萬億元,繼續保有世界主要旅游消費群體稱號。在很多國家,中國游客被稱為“行走的錢包”——一方面,作為制造業第一大國,國內大量產品找不到銷路,大量的過剩產能難以消解;另一方面,萬億元級的海外購物消費卻讓全世界為中國人強大的消費需求咋舌。日本的馬桶蓋,德國的炒菜鍋……被中國游客熱情追捧。冷熱反差的背后,如何以創新引領消費的“回流”是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前的課題。
“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無疑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要的主攻方向。簡言之,就是要做好改革的“加減乘除”。
“加法”: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
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增加人口供給、提升全員素質、提升創新能力、增加公共產品供給、加強政策制度協調性,為經濟增長提供長久支撐。
“加法”,重在補短板、惠民生、利長遠。
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12類重大投資工程包已累計完成投資7.4萬億元。值得關注的是,投向選擇區別于“強刺激”和“撒胡椒面”,體現著宏觀調控的導向和思路——此輪投資重點關注了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突出“定向”和“精準”:生態環保重大工程,累計完成投資6533億元;清潔能源重大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1406億元;健康養老服務重大工程,累計完成投資4089億元……本月,旅游休閑重大工程包落地,2020年旅游投資將達2萬億元。瞄準惠民生、利長遠的發展項目,創新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制度供給的創新成為市場活力迸發的重要引擎。
“減法”:加快清除重點行業過剩產能,激發微觀經濟活力
截至10月底,鋼鐵已提前完成4500萬噸全年去產能目標任務,煤炭去產能2.5億噸的全年目標任務有望提前完成。
改革,必然伴隨著陣痛,既有情感的牽絆,又有利益的割舍。
從2015年8月24日到2016年1月22日,杭州鋼鐵集團用150天完成了1.2萬人的分流安置。150天,個人命運在歷史潮流中改寫。杭州半山鋼鐵基地全線關停的當天,老工人胡品華所在的轉爐廠煉鋼車間完成了最后一爐鋼水的冶煉。站在熟悉的車間,與杭鋼相伴30多年的胡品華和工友們不忍離去,淚流滿面——這是一群人的告別,也是一座城的新生。
退與進,舍與取,這正是改革的辯證法。
鋼鐵大省河北,截至10月,已提前完成年度鋼鐵產能壓減任務,前三季度地區經濟增速也出人意料地兩年來首次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煤炭大省山西,截至10月,2016年度煤炭去產能圓滿收官,關閉25座煤礦,退出煤炭產能2325萬噸,居全國第一。
“減”,某種程度也是為了“增”。降低企業成本是企業層面的減法運算。從今年5月1日起,營改增全面推開,減稅降負效果已經并將持續顯現:1—10月,全國營改增試點累計減稅3717億元,預計全年減稅總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既解一時之弊,更利于長遠發展,稅制改革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
“乘法”:發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互聯網+”的乘數效應,新產業高速增長助力經濟發展
今年以來,重慶和貴州的經濟增長令人矚目:從2014年到今年前三季度,重慶GDP增速連續11個季度領跑全國,新動力主要來自于電子信息產業和戰略性新興制造業的貢獻;同樣,貴州前三季度GDP增速保持了10.5%的高速增長,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3.5%。
在很多一線城市,創新的乘數效應更加顯現。在北京,2015年全社會R&D(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1384億元,研發投入強度達6.01%,位居全國首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94個百分點,超過研發投入強度較高的部分發達國家。而在上海,截至今年9月底,落戶上海的外資研發中心達407家,其中40家是全球研發中心、15家是亞太區研發中心。
從全國看,今年以來,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均保持10%以上增速,中國成為全球創業投資熱土。緊扣創新驅動,發掘新的增長點,中國經濟在轉型升級中收獲著更多信心。
“除法”: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事務的干預,為經濟松綁減負
2月19日,國務院印發《關于第二批取消152項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審批事項的決定》;2月28日,國務院印發《關于第二批清理規范192項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的決定》;5月26日,《清理規范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實施方案》出爐,清理規范后的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共42項,減少23項,精簡比例達35%。
簡政放權,不只看“數量”,更要看“含金量”。12月8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的決定》,至此,國務院部門設置的職業資格已取消70%以上。與此同時,“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正讓更多創業者收獲信心。今年以來,全國日均新登記企業近1.5萬戶,創業成本顯著降低……
當今時代,社會化大生產的突出特點,就是供給側一旦實現了成功的顛覆性創新,市場就會以波瀾壯闊的交易生成進行回應。
我們期待著一場顛覆性的創新,期待著一場更加澎湃的活力激蕩。
?。ū緢笥浾?nbsp;馮蕾)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