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引起軒然大波的拆遷
今年年初,上海一幢建筑的命運曾在網上短暫地掀起波瀾。
這座在舊房改造拆遷過程中被緊急叫停的,是一座叫做“海乃家”的慰安所舊址。一時間,媒體上又展開了一輪關于城市改造和歷史保護之間的討論。
喧囂過去四個月后,我們來到拆遷現場。一片廢墟中,仍還矗立的這幢就是“海乃家”,現場還保留著幾個月前拆遷突然中斷時的場面。
一片廢墟中的“海乃家”
上海虹太建筑工程合作公司董事長 蘇建忠:我們是從去年12月份開始拆除的,晚一天通知我的話,這房子今天就不存在了。
蘇建忠是這個拆遷工程的負責人。這幢兩層樓里拆遷前密密麻麻地擠著15戶人家,樓里沒有抽水馬桶、沒有煤氣管道、用廚房得排隊、洗澡也得排隊。苦不堪言的居民們為了能夠早日實現拆遷,曾向政府請愿多年。
居民:拆掉以后呢我覺得是真的很好,大快人心!給你那個公房,又什么都有,我這里這么小的房子,那肯定是拆掉好。
拆遷順利進行過程中,“海乃家”上了新聞。
上海虹太建筑工程合作公司董事長 蘇建忠:這個時候虹口區征收事務中心的工程部部長打電話給我,叫我立即停下。
“海乃家”位于上海虹口區公平路公平里弄堂,距離外灘僅有2.6公里。這座建于上世紀20年代的石庫門建筑,在二戰時曾被日本海軍占領,委托經營為慰安所。
海乃家的身份曝光后,質疑強拆文物的聲音指向了虹口區舊房改造中心。
上海虹口區舊改指揮部房屋征收中心林建新:資料沒有任何的特殊之處,有關部門反饋給我們的意見也沒有列出來是保留建筑或者保護建筑。我們的虹口區政府對歷史的保護建筑、保留建筑工作非常重視。
記者:所以當時其實咱們在做征收計劃之前,也對這一片區的房子都進行過事先調查?
上海虹口區舊改指揮部房屋征收中心 林建新:調查!調查!調查!
查閱文件,“海乃家”的確不在文保建筑之列,批評聲音轉而指向政府對待歷史的態度。
上海市虹口區文物遺址史料館館長 何瑛:等于說國家罪人了,就等于是把我們上綱上線到這樣一個地步。
作為虹口區文物遺址史料館館長,何瑛覺得委屈。據她介紹,近年來虹口區在文保工作中投入很大,在2011年結束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共認定了三百多個“不可移動文物點”。她說,關于“海乃家”,他們并非這次才知道,沒有將其劃進保護范圍,并不是一種遺漏。
上海市虹口區文物遺址史料館館長何瑛:什么東西可以作為文物,可以保留下來的,它是有一個標準的。從它的一個是科學價值,一個是藝術價值,還有一個就是歷史價值。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