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12月18日電 新華社記者任會斌
每年開發上百種新產品,奶粉、液態奶生產線晝夜滿負荷運轉,物流車排隊等候裝貨……2016年以來,伊利集團延續了產銷兩旺的勢頭。
國家級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伊利集團,是國內規模最大、產品最全的乳制品企業,實力穩居亞洲乳業首位、全球八強。近年來,該集團加快供給側改革,著力提升有效供給能力和食品安全水平,積極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有力帶動了我國乳業轉型升級。
把創新精神融入企業基因
在我國市場上,高端奶粉長期由外企壟斷供應。從2003年起,伊利集團即著手采集、分析各地的母乳數據,歷時4年多,成功開發出符合我國嬰幼兒營養需求的金領冠系列奶粉,重塑了國內奶粉市場格局。
“不創新,沒未來。”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說,我國乳制品工業與發達國家比存在差距,只要以市場需求為創新導向,將大有作為。
建設亞洲最大的乳業技術研究院、與百度和阿里巴巴等互相網巨頭開展大數據合作、建立建歐洲研發中心……近年來伊利持續增加研發投入,構建起了覆蓋全產業鏈的創新體系,不斷取得新的研發成果。
跟很多人一樣,呼和浩特市民李淵靖曾深受“乳糖不耐受癥”的困擾,一喝牛奶就拉肚子。伊利研究出的舒化奶,對乳糖的水解率達到99.9%,解除了他的后顧之憂,如今,舒化奶已成為他的常備飲品。
“金典”有機奶、“暢輕”酸奶、“安慕希”常溫酸奶……截至2016年底,伊利集團累計專利授權量達到1966項,累計上市產品達到1000多種。創新產品大量上市,帶動了收入增長。2011年,伊利集團銷售額為374億元,去年已經突破600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其實現營業收入461.71億元,其中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產品比重達到40%。
內蒙古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于光軍說,伊利向高端市場邁進,既能支撐其未來的發展,又能釋放出產業協同效應,為我國乳業加快轉型升級、做大做強,注入了新活力。
扎牢食品安全籬笆墻
用手機掃掃包裝上的條形碼,就能查到該產品的原料、生產、流通、選購建議等信息——從2004年起,伊利從嬰幼兒奶粉產品入手,著手建設產品信息追溯體系。目前,伊利已經實現產品信息追溯的全面化、及時化和信息化。
“食以安為先。我們踐行‘伊利即品質’的信條,持續投入,構建起了國際一流的食品安全控制體系,努力讓消費者喝得放心,吃得安心。”潘剛說。
優質奶源是乳品質量的基礎保證。截至2016年底,伊利已累計投入約135億元用于奶源建設和升級,目前在全國已擁有自建、在建及合作牧場2400多座,規模化、集約化奶源的供應比例達到100%,居行業之首。
在新西蘭建設全球最大的一體化乳業生產基地,攜手意大利乳業巨頭斯嘉達生產高端液態奶……伊利還走出國門,在亞洲、歐洲、大洋洲、美洲等地整合優質奶源,更好地滿足市場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
在把好產業鏈上游奶源的基礎上,伊利集團還嚴格鮮奶收購、運輸、加工等中下游環節的檢驗關,全方位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伊利生鮮奶檢測指標比國家標準多亞硝酸鹽、鉛等5項,部分指標分冬、夏兩季做不同規定,明顯比國家標準嚴格。伊利自我加壓,實行“三把尺子三條線”質量控制制度,在國標線基礎上,額外增加了許多質量控制指標,并設定了更嚴苛的限量值,制定出了“企標線”和“內控線”,其中企標線嚴于國標線,內控線嚴于企標線。
目前,伊利已建立起“集團—事業部—工廠”三級食品安全風險防控體系,率先實現了對產業鏈各個關鍵環節的監控。此外,伊利集團還與瑞士通用公證行、英國勞氏認證公司等國際權威機構開展合作,推進管理與國際接軌,以持續升級質量安全管控水平。
引領行業更高更強
“企業發展的厚度優于速度,行業的繁榮勝于個體輝煌,社會價值大于商業財富。”多年來,伊利遵循這一理念,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帶動產業鏈伙伴共同發展。
前些年,伊利的合作牧場——呼和浩特國興牧場進入轉型關鍵期,卻出現資金困難。伊利隨后為該牧場提供了首筆20萬元擔保貸款,解決了牧場的燃眉之急。牧場主王國興告訴記者,至今,伊利集團為牧場提供的擔保貸款總額已經達到600多萬元,并給予發展指導,幫助牧場發展壯大。
多年來,伊利履行龍頭企業職責,探索出一種以“核心企業承擔實質性風險責任”為特色的產融結合模式,幫助奶農發展。至今,已累計為1895戶牧場提供金融扶持,擔保融資金額近50億元。
伊利還通過產業鏈金融、搭建統一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培訓等舉措,帶動上下游的企業、養殖戶、原料供應和產品銷售商全產業鏈條共同發展、升級。
今年9月,集團又在旗下的商學院設立“牧場合作伙伴發展學院”、“供應商發展學院”和“經銷商發展學院”,對產業鏈上的合作伙伴開展大規模的培訓、指導,近期僅牧場主就已培訓2600多人。就這樣,伊利全方位地幫助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同成長,為我國乳制品行業轉型升級貢獻力量。
?
相關鏈接:
伊利集團——改寫全球乳業格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