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曲折的村道,在茂密的竹林中穿梭。從鎮上到村里,車行近10分鐘,記者剛一抵達儋州市藍洋第二小學,就聽見一陣陣清脆的童聲歡笑。
上課時間,孩子們不在教室里學習,跑到菜地里干什么呢?原來,他們是在上課——去年底,在省教育廳指導下,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立足海南農村實際,在儋州、臨高、白沙的3所邊遠鄉村小學啟動了“田園課程”試點項目,如今已頗具成效并將向更多市縣推廣。
田園資源服務基礎教學
藍洋二小如今已成“田園課程”典范。然而最初接到試點任務時,就連校長王兆領都有點摸不著門道:“在校園里開墾一片菜園,就能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老師們也持觀望態度。家長們就更不愿意了:“我送孩子來學校不是來種地的!”
“事實上,設置‘田園課程’,絕非只是讓孩子們墾荒種菜、體驗勞動。更重要的是,我們想在海南探索出一種既有別傳統課堂教學、又符合鄉村小學實際的教學模式?!笔〗膛嘣焊痹洪L周積昀說,通過調研發現,農村有城市無法取代的教學資源——田園。于是一個大膽猜想產生,如果能把基礎課程與田園資源有機結合起來,能否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課本知識變得具體生動
在這場試驗中,藍洋二小是第一個吃螃蟹的。這“螃蟹”的滋味怎么樣?記者也去“嘗了嘗”。
小小的菜園里,種著青菜、蒜苗、小麥等。王兆領提醒:不要被滿園翠色迷了眼,真正的“玄機”在腳下呢——不同的菜種被種在形狀各異的格子里,圓形、三角形、四邊形……
低年級學生在上數學課。他們一人一頭拉著卷尺,先量了量小麥地的南邊,又量了量北邊:“呀!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對邊一樣長!”
高年級學生也來了,這里看看、那里摸摸,回去就寫出了這樣的作文:“蒜苗種下9天了,像小竹林一樣深深地扎進土里”……
原本持反對態度的家長對此很驚喜:“這孩子,坐在教室里只能寫兩三句,到菜園里逛了一圈竟能寫出幾百字!”
讓農村孩子感受教育魅力
老師們都說,自從開設“田園課程”,學生們創意不斷,校園里生機勃勃。就說美術作業:有學生用綠豆和黃豆拼成了向日葵;有學生用白芝麻和黑芝麻沾出了大熊貓……要知道,學校一個美術教師都沒有。
最讓省教培院教研員陳鳳云欣慰的是,孩子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改變。原來,有的學生成績落后,但動手能力很強;有的學生膽小內斂,但心思細膩縝密。往往就是這樣的學生,在“田園課程”中最常得到認可。慢慢的,他們的自信心培養起來了、學習興趣也變得濃厚。
“‘田園課程’讓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讓學習變得愉悅,非常值得推廣?!庇^摩了課程,海南師范大學教授黃秀蘭希望,各鄉村小學能主動設置該項課程,因地制宜發掘田園教學功能,讓孩子們真正感受教育的魅力。
?
相關鏈接:
6.23萬人次游客暢享瓊海田園風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