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殺公司工作人員在居仁坊社區噴灑藥物滅“四害”。
海口網12月22日消息(記者 高翔 張俊其)作為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中的重要一環,海口對病媒生物的防制始終狠抓不懈。隨著“創衛”進入鞏固提升階段,防控“四害”的側重點也有了新的變化。近段時間,海口各級、各部門面對新形勢采取了新的措施和手段,進一步提升和改善著城市面貌和市民群眾的生活環境。
新成效 防控到位設施完善
在龍昆南社區,整潔干凈的環境讓這里的居民對“創衛”所取得的成效津津樂道。談起“雙創”之后社區的改變,年近七十的居民李韻難掩驚喜:“海南本來就濕熱,一開始說要滅‘四害’,我們都不信。現在這成效真的很好,社區已經很少見到老鼠了。”
李韻的感受是我市有效控制住“四害”生物的真實寫照。今年三月份,病媒生物防制專項整治活動月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消除“四害”孳生地、清除衛生死角,有效提升了環境水平,專業消殺團隊的介入也讓消殺工作更加安全高效。
記者從海口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今年年中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市室內及戶外“四害”數量各項指標均被控制在較低水平,鼠、蚊密度控制水平達到國家C級水平,蠅、蟑密度控制水平達到國家B級水平,符合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標準。因海口在病媒生物方面做法突出、成效顯著,市疾控中心主任、市“雙創”工作指揮部督查考核組副組長林忠嶺也受邀參加了今年11月舉辦的“第六屆媒介生物可持續國際論壇”,會議上所作的關于海口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經驗交流報告更是受到了來自北京、云南、臺灣、美國、馬來西亞等國內外同行專家的高度評價。
除了環境衛生狀況的明顯改善,我市還在短時間內完善了各類病媒生物控制設備及“三防”設施的安裝。通過市、區、鎮街多級管理,加上各類宣傳及培訓班作用的及時發揮,讓農貿市場、超市、賓館、餐飲店等場所的消殺、防控相結合,將防鼠設施合格率達到95.24%,防蠅設施合格率也達到95.46%。
食藥監工作人員在小餐飲店內指導店主如何更好地防制“四害”。
新舉措 科學專業直面問題
高登社區居民丁秀麗在社區里的一家老爸茶店上班,今年3月份,店門上方新裝上了風幕機,對于這個新設備的優點,丁秀麗深有感觸:“海口的夏天比較長,開著門進蚊蠅、關上門太悶熱。社區的干部來指導我們安裝了這種風幕機倒是一舉兩得,往下吹出來的風就把蚊蠅都擋在外面了,還不影響通風,加上店里的紫外線滅蚊燈,店里已經很難見到蚊蠅了。”
指導各類場所正確安裝適用的“三防”設施,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防制及指導工作,這要得益于我市建立起的“三級”病媒生物防制專業技術隊伍。
記者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為提高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科學性和高效性,海口在全市范圍內組建了市、區、鎮街三級病媒生物防制專業技術隊伍:市級專業技術隊伍是由市“雙創”工作指揮部、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市各行業主管部門等有關人員組成;區級專業技術隊伍是由各區“雙創”工作指揮部、各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各區行業主管部門等有關人員組成;鎮街級專業技術隊伍是由建成區各街道辦(鄉鎮、開發區)、各社區(居、村委會)和有害生物防制機構(以下簡稱PCO公司)等有關人員組成。
為了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能力,一年多來,我市組織了10期各類培訓班,為兩級愛衛辦、PCO公司等單位共約1800人次進行了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針對食藥監、園林、環衛等部門組織和開展的培訓更是涉及2萬余人。
在督查考核方面則兼顧了專業化和實用性。據悉,由海口市“雙創”工作指揮部督查考核組牽頭,市疾控中心先后邀請了國內病媒生物防制領域的專家按照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隨機抽取各區、各鎮(街)及各市相關職能部門監管單位開展3個月1次的病媒生物控制效果評估工作和每月1次的病媒生物防制專項督查考評,根據督查結果和現場提出的困惑和疑問組織專人進行了指導解答,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意見和建議,不但能夠發現問題,更能夠幫助各單位解決問題。
新要求 落細落小重點針對
在鳳翔街道紅星村委會,記者遇到了正在忙碌著的PCO公司消殺隊員謝彥濤,“創衛”工作開展一年多,目前進入到了鞏固提升階段,但對謝彥濤來說,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
“像一些農貿市場、建筑工地,我們前期開展了大量工作,將‘四害’的數量控制在了一個比較低的水平。但現在還是不能放松,我們會根據不同場所、不同天氣情況,對每個場所制定不同的噴藥和投藥計劃,除了常態化、規律化的消殺作業,同樣也會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專項整治。”謝彥濤說。
在現場,另一位消殺隊員馬俊杰正忙著接電話,電話是附近社區的干部打來的,他向馬俊杰反映了某居民小區發現的鼠跡的情況,希望消殺隊可以趕緊前去采取消殺措施。“居民可以自己設置粘鼠板,投放適合家庭使用的低毒性蟑螂藥;而城區戶外環境的消殺工作還是由專業隊伍來實施會比較好,我們來做的話會更安全和高效。”馬俊杰告訴記者,“雙創”中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采取了政府主導、行業部門牽頭、區政府購買專業PCO公司服務的方式開展,他們是南京的一家公司,“雙創”啟動后不久就參與開展瓊山區鳳翔街道及其附屬社區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現在不同于‘雙創’前期了。對我們的要求更高了,工作也朝著精細化發展。”馬俊杰說,“以前大家會驚訝于‘老鼠、蟑螂少了很多’,而現在大家會驚訝于‘竟然發現了一只老鼠’,這一方面說明滅‘四害’工作是有成效的,而另一方面也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畢竟對這些病媒生物數量的控制從由多到少變為從有到無,難度大了很多。”
腳踏式垃圾桶,極大地方便了市民投放垃圾。
新重點 加強監管完善臺賬
隨著環境衛生水平的提升和“三防”設施的逐步完善,病媒生物防制鞏固提升的工作重點也有所改變。
記者在鳳翔街道了解到,現階段的問題是個別店鋪雖然安裝了“三防”設施,但沒有規范的使用,街道和社區將繼續加強巡查和勸導;此外,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也要常抓不懈,防止臟亂問題反彈。
在瓊山區愛衛辦的工作大廳,掛著一張寫有“爭分奪秒完成創衛資料撰寫、收集、整理、歸檔工作”的橫幅。據瓊山區愛衛辦主任吳淑欣介紹,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標準對病媒生物的考核是結合了“現場檢查”和“查閱資料”兩個方面,對于“現場檢查”,各單位、部門經過一年來不斷的提升改進,正在逐漸形成長效管理機制,在“四害”數量控制、設施設置等方面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而對于各區政府及市相關職能部門的病媒生物防制組織管理資料和轄區單位機制類、經費類的考評項目,則是采取查閱資料的方式進行,因此,對相關資料的歸檔整理、設置清晰的臺賬也是現階段應重點關注的方向之一,這項內容始終貫穿于整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
在市級層面,“回頭看”督查活動是針對前一個月全市病媒生物督查考評中存在問題較多的單位,通過“回頭看”檢查整改落實情況,督促重點單位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向前開展;而“五好家庭”、“衛生庭院”等評比活動則是為了推動群眾及各企事業單位繼續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此外,市疾控中心還修訂了《2016年海口市病媒生物監測方案》,監測點覆蓋全市四個區,擴大了監測范圍,每月定期開展海口市病媒生物種群密度及季節消長監測工作,以摸清病媒生物種群生態本底信息;對重點病媒生物開展抗藥性測定和藥效檢測工作,掌握我市重點病媒對殺蟲劑的抗性水平,指導“創衛”活動中科學合理的使用化學藥物。
?
?
相關鏈接:
日常清潔保持常態化 海口秀英區持續開展病媒生物防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