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為殘疾人送來大米、油等生活必需品。
海口網12月25日消息(記者陳五男 攝影報道)23日,海口日報“暖心小站”聯合市殘聯、老陶義工社健康養生隊舉辦“鄰里守望 慰問關愛”助殘志愿活動。在幫助殘疾人進行康復訓練和治療的同時,為人民街道和海甸街道的10位困難殘疾人送去大米、油等日常生活用品。
免費提供康復治療 志愿服務溫暖殘疾人
“你好,需要我幫你做一下康復治療嗎?”“我的頸椎有點不舒服,可以幫我按摩嗎?”“阿姨,你的經絡不通,平時你自己要多熱敷。”在海甸社區衛生服務站的社區殘疾人康復室,老陶義工社的義工免費為殘疾人做頸椎、肩周、腰間盤的按摩、刮痧等康復治療,同時還講授康復知識。老陶義工社健康養生隊隊長劉津誠介紹,這些義工都是經過專業培訓學習康復知識,自己開康復養生館,一有公益活動,他們會參加義工活動。
55歲的陳良蘭一瘸一拐地走進康復室,看到志愿者在給別人做康復治療時,她滿臉欣喜地問:“我們真的可以免費享受康復治療?”“當然可以啊,我們今天(23日)就是為你們提供免費的康復治療。”得到肯定回答后,陳良蘭才愿意坐下來做康復。在做康復的過程中,看到義工蹲在地上為她洗腳、按摩、上藥,陳良蘭感動地說:“你們的服務讓我的心里暖意融融,謝謝你們。”
老陶義工社健康養生隊隊員為殘疾人進行康復治療。
陳良蘭告訴義工,她出生時右腳膝蓋關節比左腳大,直到七歲了才會走路,但走路不像正常人那樣利索。看到女兒走進康復室,陳良蘭拉著她女兒的手不停地夸義工們按摩手法很專業。陳良蘭的女兒說平時也會給母親按摩,但專業的按摩還是很少做,這次的活動不僅讓母親得到專業的康復治療,自己也學到了一些康復知識。
“黃玉靜,55歲,袖珍人”“林義膠,51歲,經絡堵塞”“陳李安,30歲,碎骨病”……義工李燕紅幫殘疾人做完康復治療后,她都會在本子上記下他們的信息,并把她的聯系方式留給他們,“他們真的很不容易,我想留下電話,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幫助他們。”李燕紅說,做義工這么多年,她去福利院、敬老院比較多,和殘疾人接觸很少,參加這次助殘志愿服務活動,她發現殘疾人都很堅強。“他們身上有滿滿的正能量,他們的故事讓我感觸很深。”李燕紅告訴記者,她也把他們的聯系方式記下來,有空的時候就去找他們,為他們提供康復治療服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