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2016年即將收官,個股陸續交出年度“成績單”。一般來說,一季度是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期,不排除催生很多個股年報行情,年報率先披露概念、業績增長、高送轉、保殼摘帽等有望開始啟動。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6日,在已發布的1240份年報預告中,預增、扭虧報喜類上市公司為400家,“不確定”、首虧、續虧、預減報警類公司為264家。從預告類型來看,不確定、扭虧和首虧等占比有所上升。
年報率先披露概念
管理層往往會有意安排業績或者分紅送股方案都較為出色的公司率先披露年報,所以市場形成了追捧首批年報披露個股的習慣。
根據滬深交易所的安排,來自滬市主板上市公司——北特科技1月14日拔頭籌,緊隨其后的是大豪科技、赤天化、塞力斯。這些股票短期下跌沒到位,但再向下挖坑則是布局良機。
業績預增行情
對于每年必炒的業績預增行情,實際上分為兩個過程:一個是預期炒作過程,就是在年報發布之前,股價開始啟動;另一個則是公司秀出實際的超預期業績之后開始第二波強勁的拉升。
從過往經驗看,業績大幅虧損企業,往往在報表披露期,股價呈節節敗退,而業績增長顯著,經營持續向上的公司,往往股價受支撐步步上揚。業績披露期,即是公司經營大考期,市場焦點將會逐步轉向業績和估值,高成長股將被資金重點關注。
從歷年年報披露的市場表現來看,績優股往往走出一波業績行情。近期大盤持續調整,正好提供了逢低布局的機會,而那些業績向好的成長股在跌時重質的調整市中,同時也具有較高的安全邊際。
分析人士指出,業績預增是個相對概念,上市公司業績大幅向好,可能的確是經營有方,但也有可能是去年同期基數過低,或者是重組等偶然因素影響了業績。需要注意的是,投資者也需警惕業績大幅下滑的上市公司。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