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龍東社區(qū)志愿服務站。
海口網(wǎng)12月28日消息(記者陳五男 實習生黃朋威 攝影報道)為推動全市志愿服務工作制度化、常態(tài)化、品牌化,12月27日至28日,市“雙創(chuàng)”工作指揮部驗收組對海口火車站志愿服務站、火山口志愿服務站等海口首批志愿服務示范站點創(chuàng)建進展情況進行驗收。
按照“七有”標準,各志愿服務示范站點要具備便民利民、信息咨詢、醫(yī)療急救、志愿者注冊等“四大”功能,并配備相關設備和物品,通過志愿招募、內部派遣、購買服務等方式,指定服務站站長、副站長、志愿者等人選,并按相關管理制度進行管理,各站點的常態(tài)化志愿服務活動分為必選活動和自選活動,必選活動包括文明引導、環(huán)境衛(wèi)生勸導、公益宣傳、禁煙控煙、便民服務、信息咨詢、應急救援服務等,自選活動由各站點根據(jù)實際需求組織安排活動。
“志愿服務站都為市民提供哪些服務?”“人員配備都到位了嗎?”“近期有開展什么志愿服務項目嗎?”每到一個站點,驗收組都會仔細詢問志愿者志愿活動開展的相關情況,并認真翻閱志愿活動總結、志愿者管理制度等各類表冊,詳細了解志愿服務示范點的創(chuàng)建情況。
志愿者為旅客提供服務。
“節(jié)假日,這里就是志愿者的家!”在萬綠園志愿服務站內,除了有志愿者隨時提供便民服務和旅游信息咨詢外,一排排的柜架上,還整齊擺放著醫(yī)用急救包、繃帶紗布和冷藏冰袋。“這里同時兼具服務站、急救站和旅游信息咨詢中心的功能。”萬綠園志愿服務站站長劉德孝介紹,萬綠園作為海口人流量較大的景區(qū)公園,服務站以便民為出發(fā)點,每天確保有120急救人員在崗,后期將以服務站為載體,不斷壯大志愿者服務隊伍,為更多需要幫助的市民和游客服務,努力打造有愛心、有溫度的海口城市氛圍。
海口火車站志愿服務站推進“社工+網(wǎng)格員+志愿者”服務模式。
位于海口火車站的志愿服務站面積不大,室內只有12平方米,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室內一角擺放著一排柜子,可供市民免費寄放物品。各類報刊整齊排列在報刊架上,應急救助的小藥箱里放有藿香正氣水、創(chuàng)可貼、風油精、正露丸、紅藥水等諸多藥品。在服務站值班的志愿者吳娟介紹,本月27日,服務站正式投入使用,可以提供手機免費充電、免費換零錢、自行車免費打氣、免費奉茶、免費使用一次性雨衣、免費看報、免費寄存物品等便民服務,“受助者的一個微笑、一聲感謝都讓我們感覺很快樂。”她說。
紅樹林旅游景區(qū)志愿服務站內的貼心設備。
驗收組對各志愿服務站嚴格對照“七有”標準開展示范點創(chuàng)建工作予以肯定的同時表示,志愿服務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標志和亮麗風景,是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推動文明城市建設的重要載體。各示范點要充分發(fā)揮“以點帶面”的示范效應;堅持常態(tài)化,健全志愿服務機制;注重示范化,打造志愿服務品牌。常態(tài)化開展接地氣的志愿服務活動,擴大志愿服務站的服務半徑和服務面,讓志愿服務精準落地、生根。
據(jù)了解,可以成為第一批志愿服務示范點的有:博桂社區(qū)志愿服務站、海口市火車站志愿服務站、義龍東社區(qū)志愿服務站、萬綠園志愿服務站、汽車西站志愿服務站、美蘭機場志愿服務站、紅樹林旅游景區(qū)志愿服務站、火山口志愿服務站、海南省圖書館志愿服務站、上坡社區(qū)志愿服務站、海口市博物館志愿服務站、海口市圖書館志愿服務站。
?
?
相關鏈接:
海口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為殘疾人提供康復治療
海口瓊山區(qū)首個鎮(zhèn)級校地志愿服務站成立
“黃流”阻擊者:殘疾人志愿參與 鑒黃師每天審5千張圖
開展“鄰里守望 慰問關愛”志愿助殘活動 助力海口文明衛(wèi)生城市建設
海口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為殘疾人提供康復治療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