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紅十字會日前強調說,在英國,對醫院以及救護車的需求已經演變為了“一場人道危機”。針對這一說法,英國首相特蕾莎·梅12日表示,紅十字會的說法是“不負責任的”。她說,事實上,政府已經在大眾醫療服務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并取得了可觀的成果。反對黨工黨領袖科爾賓則針鋒相對地指出,僅僅上個星期,就有485人在醫院等候了12個小時才得以接受治療。
半個多世紀以來,英國一直奉行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NHS)。這一體系是英國社會福利制度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是人人平等、人人都能看得起病。然而有評論指出,隨著預算緊縮、人口老化以及醫療需求日趨復雜,英國不少醫院近年來面臨捉襟見肘的困境。
有英國媒體報道,由于耽擱治療,造成不少原本完全可以避免的死、傷現象。日前,英國《衛報》報道稱兩名長期等候住院的病人最終在醫院走廊上死亡,令人扼腕嘆息。這些都暴露出英國現行醫療體系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弊端。不少英國人向本報記者抱怨說,他們看一次病要拖很長的時間,有時等待一周以后,病都好了。
2010—2015年,英國前財政大臣奧斯本削減了46億英鎊的社會公共服務開支,直接導致享受社會公共服務人口從125萬減少到80萬。然而在這5年間,老齡人口增加了15.6%。對此,英國不少慈善組織和反對黨人士紛紛警告,政府削減社會福利預算,導致很多原本可以留在家中治療的老年人改而去醫院求醫,使公共醫療系統負擔加重。老齡人口不斷增加,而醫院數量有限,使醫患矛盾日趨明顯。
據英國媒體報道,病人在醫院死亡,與很多醫院出于節省經費開支考慮而大量削減正規護士的舉措有著直接關系。不少醫院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開始減少訓練有素的護士數量,而改為招聘技術差、工資待遇低的一般性護理工人(護工)。英國《泰晤士報》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用護工取代正規護士,醫院的病人死亡率將上升1/5。研究稱,醫院削減護士數量是“威脅生命”的行為,以低技能的護工取代護士是“冒險之舉”。南安普敦大學教授彼得強調指出:“英國病房專業護士的比例在全歐洲是最低的。我們的研究顯示,為了更好的醫療發展,NHS需要完善注冊護士的人員編制制度,而不是用護工代替護士。”
不過,對于紅十字會有關NHS服務陷入“人道危機”的說法,英國衛生部予以了否認和駁斥。英國衛生部表示,政府對NHS高度重視,并對其額外補貼4億英鎊,以應對醫療所需。同時,NHS董事威利特表示,NHS“稱不上陷入了人道危機,但它面對的醫療需求確實比以前高了,員工們也感受到了壓力”。對這樣的表示,反對黨工黨并不買賬,呼吁特蕾莎·梅采取更多措施,以有效解決醫院人滿為患的棘手問題。
?
相關鏈接:
老齡化背后的日本觀察:用工荒之下迎來機器換人潮
解讀:老齡化程度加深,養老保險能否兜得住?
“人口老齡化與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
城市老齡化:機遇與挑戰并存?產業迎來發展藍海
日本老齡化嚴重 80歲老人仍出門工作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