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月13日消息(記者光明)近日記者來到位于龍華區龍泉鎮的海南新發地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育苗基地,看見附近多位貧困農戶正在育苗盤。記者了解到,在市、區農業部門的指導下,新發地實施“3+X”模式助周邊鄉村貧困戶增收。在扶貧菜地,貧困農戶以幫扶資金入股,或投工投勞,共同成立扶貧專業合作社,共同打理,扣除費用后,新發地農業公司承諾年底將保底分紅。
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實施農業產業精準扶貧過程中,我市出現了多種模式創新。在“3+X”企業幫扶模式中,“3”是指“帶動生產”“轉移就業”和“入股分紅”三種幫扶措施,“X”是項目組合,把貧困戶承擔的風險降低。如海南新發地公司“3+X”企業幫扶,一是為貧困農戶無償提供瓜菜種苗和種植技術培訓,并以訂單形式保價收購種植產品;二是轉移就業,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工作崗位,給每位工作的貧困農戶每天100元工資收入,同時也使農戶掌握相應的技能。目前已有3戶農民參加了扶貧就業;三是入股分紅,建立扶貧種植區,農戶提供幫扶資金參股,每個農戶參股2萬元,公司承諾每年每畝給予保底分紅。目前參與入股的貧困農戶為40戶。
海口還創新建立“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的農業產業精準扶貧模式。如瓊山區甲子鎮昌西村委會大德村貧困戶鄒蘭生產出的花生油被擺進了農產品體驗店,“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的模式,不到10天時間便銷售了200多瓶,價格從粗加工時的10元一斤,翻至如今的32元一斤。
市農業局局長李世高介紹,該局把農業調整結構與產業扶貧有機結合起來,因地制宜指導一批貧困戶發展禽類、畜類、瓜菜、熱作等特色產業。有些貧困戶采取種植+養殖結合模式,以短養長,保證貧困戶有穩定收入。在引導貧困戶擴大種養規模、發展種養業的同時,市、區農業部門還因地因戶制宜,支持有條件的家庭從事發展農產品流通、加工、電商等產業。
?
?
相關鏈接:
《家園》開啟全國巡演:用秦腔講好陜西精準扶貧故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