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陳蔚林 實習生 陳卓斌
“我有信心,相信黨和政府!”站在第18期海南省脫貧致富電視夜校舞臺上,萬寧市北大鎮中興村村民司家云滿面笑容。看著他的這股精氣神,我們很難想象,不到一年前,他還終日垂頭喪氣甚至以淚洗面。
幾年前,司家云一家雖不富裕,但一家八口四世同堂,小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很美滿,整天高高興興的”。他沒有想到,噩運會突然降臨到他的身上。
因為身體不適,司家云的大兒子到醫院檢查,結果令一家人十分震驚——年輕力壯的小伙子被嚴重的肝功能衰竭很快拖垮,在2015年和2016年甚至喪失了基本的勞動能力。讓司家云更難以承受的是,醫生告知他,治療這個病要花費大量金錢,如果換肝需要逾百萬元,而且治療效果難以保證。
“100萬元,這對我們這樣的農村家庭來說,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啊!”無奈之下,司家云只好給兒子選擇了保守治療,可這慢性病就像一把鈍刀子,一刀一刀地分割著司家人的心。好幾次,看著口袋里的錢越來越少,外面的債越積越多,他想放棄兒子又實在心疼,“為什么讓他受這個苦?我寧愿這個病生在我身上!”
在中興村,和司家云一樣因病致貧的貧困戶還有不少。李勁松介紹,中興村共有村民630戶,其中有93戶是貧困戶。貧困戶中因病致貧的比例較大,93戶中有76戶有貧困病患。所以,中興村駐村第一書記李勁松也特別關注這一類貧困家庭。
在司家云痛苦萬分時,李勁松來到了他的家里,詳細詢問其致貧原因后給他加油打氣。他還記得,李勁松這樣勸他:“就是一只雞、一只鴨,我們也要盡心去養,何況兒子是從你身上掉下來的肉啊!”
在李勁松的發動下,從村“兩委”干部到普通村民都積極給司家云捐款,鼓勵他送兒子接受更好的治療。有賴于優渥的脫貧政策,司家云的兒子不僅獲得了重病醫療救助,他們家的產業也得到了扶持:加入了養羊合作社,一年增收4000元錢,長勢良好的胡椒、檳榔能在3年后給他帶來近兩萬元的收入。他的兩個孫女也享受了教育扶貧政策,上學的學費、雜費、生活費全不用愁。
電視夜校欄目組還把萬寧市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李華河請到了現場,向司家云發出邀請:帶兒子到醫院給專家聯合會診,拿出最合理的治療方案。如果兒子來不了,醫院就派出專業人員到家里提供服務。
幾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司家云的眼眶又紅了,只不過,這一次是感動的淚水。
海口市委黨校教師張璇聽了的故事很有感慨,黨和政府為了讓百姓脫貧致富,制訂了一系列的惠農惠民政策,但是,有極少數的貧困戶卻抱有“我是窮人我怕誰”“我是小老百姓我怕誰”的心態,對上門幫扶的干部不予理睬、十分麻痹,認為“干部比我們著急”“我脫不了貧、干部也就失了責”,連最起碼的感恩之心都沒有。
她說,在今年的新年賀詞里,習近平總書記說“天上不會掉餡餅”,希望我們廣大的貧困戶能夠增強主動脫貧的意識,把“要我脫貧”變成“我要脫貧”,“只要把愛當成一種鞭策,把感恩當成一種習慣,那么我們的貧困戶一定能夠早日脫貧,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
?
相關鏈接:
海口瓊山區投994萬元幫142戶貧困戶改造危房?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