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上午,重慶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重慶市人民大禮堂開幕。重慶市政府代理市長張國清代表市政府作工作報告時指出,堅決貫徹落實憲法法律,推進依法行政,強化權力監督,將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
今年將召開黨的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重慶也將迎來市第五次黨代會和重慶直轄20周年,做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報告指出,要堅持黨的領導,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政府各項工作,努力提高施政水平和服務能力。
清理規范131項審批中介服務
張國清指出,過去一年,重慶市政府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政府自身建設有新進步。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斷加強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
著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張國清說,重慶全部取消地方非行政許可審批,清理規范131項市級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全流程網上辦理和流轉成為常態,一般性行政審批提速1/3以上。市級行政權項累計減少60%,初步建成市、區縣、鄉鎮、三級行政權力清單體系。完成商務、中小企業、物價、審計等領域管理體制調整。事業單位改革穩步推進,精簡收回事業編制2.5萬名。
張國清提到,重慶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6件,制定政府規章10件。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滿意率分別達到98.5%和97.7%。完善政府決策規則和程序,深入推進政務公開,改進和加強行政復議。嚴肅查處一批貪污腐敗案件,有力促進了廉政建設。
嚴格實施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
在談到2017年目標任務時,張國清強調,要堅定不移推進全面依法行政。堅決貫徹落實憲法法律,推進依法行政,強化權力監督,將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社會經濟發展,防范化解各類矛盾和風險,努力營造公平、公正、透明、穩定的法治環境。
張國清指出,深入推進依法行政,要提高公務員隊伍的法治思維和服務管理能力,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權履職。科學制定政府規章,強化規范性文件監督管理,擴大立規工作的公眾參與度。健全行政決策機制,落實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序,嚴格實施重大行政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和責任倒查。
張國清說,要加快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建立統一、互聯、共享的行政執法信息和監督網絡平臺,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探索跨部門綜合執法,分類推進鄉鎮綜合行政執法。嚴格行政執法責任追究,確保執法行為嚴格、規范、公正、文明。
動態管理三級行政權力責任清單
深化“放管服”改革是一場牽一發動全身的深刻變革。張國清強調,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實施行政許可標準化,嚴控新設行政許可,推動項目投資、創業創新、生產經營、公共服務等領域精準放權,進一步簡化流程、優化程序、提高效率。還要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
“三張清單”是政府簡政放權利器。張國清表示,要動態管理市、區縣、鄉鎮三級行政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加快負面清單制定頒布,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式全覆蓋。
加大審計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
強化權力運行監督是政府更好行使權力的基本前提。張國清稱,要全面加強對政府公務員行使權力的監督,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主動接受政協的民主監督,自覺接受司法監督、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完善政府內部層級監督,健全常態化、長效化監督機制。
扎緊制度籠子是規范行政權力運行的保證。張國清指出,要強化工程建設招投標、公共資源配置、國資轉讓、政府采購、財政補貼、行政審批、執法檢查、行政處罰等行政行為的監督約束。還要深化政務公開,拓寬政府信息公開渠道,創新政務公開方式,促進互聯網便民服務平臺信息共享。
張國清要求,要加大對重大政策措施、重大項目建設、重要資源開發等事項審計督查力度,健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高懸反腐利劍,有腐必懲,有貪必肅,決不讓腐敗分子有任何藏身之地。
堅決整治庸政懶政怠政行為
報告的最后,張國清提到要持續加強作風建設。堅決把全面從嚴治黨的各項要求落實到政府工作和公務員個人修為的各個環節。嚴格執行有關法規,規范政府公職人員行為。
他說,要進一步密切同群眾的血肉聯系,在情感上貼近群眾,在發展上依靠群眾,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當好人民公仆。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舉措正風肅紀,促進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推進節約型政府建設,嚴控“三公”經費和公款消費。
堅決整治庸政懶政怠政行為,張國清強調,要強化政務督查、績效管理和履職問責,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營造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的良好氛圍。加強公務員隊伍思想道德和能力建設,強化宗旨意識,做到恪盡職守、勇于擔當,不斷提高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
?
?
相關鏈接:
重慶官方解讀《重慶市農業農村發展“十三五”規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